可是,皇上只顾同郑妃在被窝里缠绵着寻欢作乐,根本不管群臣冷暖。
首辅申时行便让御前太监去请皇上。没想到的是,却被万历皇帝一句轻飘飘的“圣体违和”给顶了回去。首辅申时行只好无奈地向大家拱拱手,请大家各回自己的衙门,去处理自己的政事。
此后的几年中,万历偶尔上一次朝,对文武百官来说不啻是一次盛大的节日。
万历同郑妃好上不久,就怀了身孕,万历对她更是宠爱有加。
郑妃在心中打着如意算盘:如果生下来是个男孩的话,那就是皇子。“母以子贵”,她郑妃在宫中地位便固若金汤,任何人、任何力量也动摇不了。
因此,她对万历更加攻之以“温柔”糖弹,绽现以如花笑脸。于是,万历就对券妃如痴如醉,如同吸食了鸦片似的对她上了瘾、着了魔,再美貌的嫔妃在她面前也黯然失色。
时隔不久,郑妃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朱常洵。万历皇帝又将郑妃晋升为皇贵妃。
此时,王妃生的皇长子朱常洛已经5岁,而其母还是一个普通的皇妃。从位分上说,郑妃的身份已经高出王妃两级,再往上就是皇后了。
这时,朝廷中的大臣便有人私下嘀咕:既可以“母以子贵”,当然也可以“子以母贵”。朱常洛已经5岁,册封皇太子之事尚无半点端倪。这合理吗?
而朱常洵刚出生,其母郑妃便被晋封为皇贵妃,这里面就大有了文章:皇上是不是先抬高郑妃地位,为下一步把朱常洵封为太子做好铺垫呢?
朝中大臣针对此反常现象,便有人在暗中议论纷纷。
就在这时,一种流言在朝野扩散开来,而且说得活灵活现。
那是在郑妃生下朱常洵3 个月之后。万历同郑妃一同到大高元殿进香。
按照当时的规矩是,皇上进香时,必须清理殿堂,把别的香客一律拒之门外。已在殿中的驱赶出来,殿外的不能进去。好让皇上自己消消停停地地祭拜。待皇上祭拜出来,众人才能重新进入。
这天,万历同郑妃一起到大高元殿进香。御前太监知道万历同郑妃关系密切得非同一般。准备好在二人进殿后就离开,省得打扰了皇上和贵妃的柔情蜜意。俗话说,不打勤的,不打懒的,专打你不长眼的。作为御前太监,他很早就懂得这一点。如果没有眼力见儿,御前太监根本干不成。
在方丈那里喝过香茶之后,殿中长老亲自为他们点上香烛,御前太监也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