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亲刘循,再延汉祚三百年

第252章 江东的焦虑

宛城的这一场大战虽然汉魏双方都没有投入主力大军,但是这一场战斗却已经震动天下。

最被震惊的当然是曹魏。

因为无论是在洛阳主持中原全盘战局的曹真,还是在河内谋划围歼诸葛亮的司马懿,或者是坐镇邺城的曹叡、陈群、华歆、王朗等一众人等都没有想到,汉军竟然敢先动手。

大魏这一回是调集了全国的人马来打这一仗,难道他刘循不知道吗?

难道他刘循的细作没有侦查到大魏已经调集了将近百万大军吗?

他刘循有多少人马?

竟然就敢先动手?

不要说曹真、司马懿没有想到,就是在晋阳的诸葛亮也没有想到张任竟然对宛城发起了进攻。

但是诸葛亮马上明白,刘循的这一道将令无疑是在当下最英明的决策。

既然接下来的仗几乎是明牌,就是魏军无论如何都要拿下晋阳。

那么在开战之前的这段时间,双方比拼的就是速度。

招募士兵的速度;

操练士兵的速度;

还有最重要的,筹集粮草的速度。

总而言之,比拼的就是战争的动员能力。

大魏的整体力量比大汉要强大得多。

如果能给曹魏足够的时间,他能调动力量,无论是兵力还是粮草(也就是经济力),都不是大汉所能相抗衡的。

但是,速度也是动员能力中的一环,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如果是依照曹操以前那一套,曹魏的战争动员速度是十分可怕的。

他统治区内的绝大多数百姓都被屯田,世家豪强力量被极大的削弱,所以,只要曹操一声令下,立刻就有数十万乃至百万大军。

可是曹丕称帝之后,对曹操的所有政策改弦更张,再后来曹丕病故,世家豪强逐渐做大,现在的曹叡虽然还有能力可以动员全国之力,但是动员的速度大不如前。

因为有些壮丁已经被世家豪强瞒报,有些粮食也被隐藏,甚至于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对朝廷的政令阳奉阴违了。

最要命的是,没有屯田的百姓就很难做到全民皆兵,更遑论提前操练。

但是,刘循的大汉在这些方面,比起大魏,那就要快捷许多。

既然速度快,既然能比对手快速的集结力量,那就应当先发制人。

现在宛城已经开战,那么诸葛亮也准备随时迎接曹魏的进攻。

如果说曹真、司马懿和诸葛亮是惊诧的话,那孙权和陆逊就是焦虑。

因为他们察觉到了,汉魏两国在这一次大战之后,极有可能有一方衰落,另一方实力大涨。

当然,如果汉魏双方拼得两败俱伤是最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列强?不,请叫我和平缔造者!
列强?不,请叫我和平缔造者!
“什么?你让老子抢银行?”“不干,老子可是良民!”“什么,奖励几百条枪?”“玛德,干了!”“什么,让老子抢女人?”“不干,老子在前世可是五好青年,你不要败坏我的名声啊!”“什么,奖励一辆三号坦克?”“他奶奶的,老子都被打成叛匪了,还要什么狗日的名声!”“系统,这,抢一个老婆就给一辆坦克是吧!”异世大兴帝国末年,南北混战,列强肆虐,民不聊生,张晋无意间被帝国掠夺系统带到这个混乱不堪的世界……
小吊里个郎当
大明:我朱权,殖民全世界
大明:我朱权,殖民全世界
穿越!朱权懵了?不过好在他运气不错,或者因为一个好名字的加成。他居然成了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九大塞王之一,宁王朱权。那个被朱棣一句平分天下就找不到北的朱权!靠!朱权懵逼了!好在,系统觉醒。签到得积分。积分能兑换。不知不觉中。朱权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站在了世界之巅!
扶摇
大宋小郎中之逆天改命
大宋小郎中之逆天改命
一名现代中医药大学高材生意外穿越到北宋徽宗年间,依靠自己医术,在大宋混的风生水起。官场之上,深的徽宗宠信,大宋官场呼风唤雨……情场之中,美女保镖、知心御姐,各国公主、莺莺燕燕……战场之列,西灭西夏,北平辽金、东踏扶桑……以一己之力,保华夏之文明。
月落江枫
大明不怕!有我在
大明不怕!有我在
一个青年回家探亲,回不去了现代,只能在明代打混。从搞路引落户乡村开始,到跟土匪争斗,不知不觉壮大了力量。这一下,就不能再让社稷落入蛮人之手,挽天倾。
扑爬跟斗的鱼
我,人皇武帝
我,人皇武帝
“你命格贵不可言,可是注定一生孤苦无依。”庙堂之上,他是掌握生杀大权的一代明君。征伐四方,令蛮夷臣服。江湖之中,他又逐渐进化成最强武帝。名动海内,引英雄折腰。他最后能否打破命运的诅咒有良人相伴?
语连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