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亲刘循,再延汉祚三百年

第249章 老臣老矣

玩第三回?

郑度不是欺负曹魏没人,就是他真的已经老了。

刘循看向庞羲和赵云,问道:“你们二位的意见呢?”

庞羲道:“臣下以为丞相之言甚为有理。”

“子龙将军,你说呢?”

赵云略一思索道:“陛下,臣下不赞成攻打汝南。”

“哦?那子龙你的意思呢?”

“从武关出兵,攻打宛城。”

赵云的话正合了刘循的心意,刘循道:“子龙,你说说你的想法。”

赵云道:“我军已经深入过中原一次,这一次曹魏以重兵围攻晋阳,怎么可能不防备中原呢?洛阳在北,宛城在南,犹如两扇大门,我军深入,这恐怕会落入曹魏的埋伏之中啊!”赵云话音一落,全场无声。

因为赵云的这一番话不仅完全否定了郑度的主张,并且否定得句句在理。

刘循依旧没有表态:“子龙,你接着说。”

赵云道:“以臣下之见,攻打宛城有三个好处。第一,宛城的守军没有洛阳多,宛城的城池也没有洛阳高,我军以主力攻打宛城,是有成功可能的;第二,我军攻打宛城可以将汉中、上庸的人都拉上来;第三就是宛城这个位置十分重要,曹魏不可能不来救,只要他曹魏的人马敢来救,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

庞羲问道:“如果曹魏不来救呢?”

“不来救我军就拿下宛城!”

郑度面色冷峻的问赵云道:“孙权在荆州驻扎了十多万的人马,如果这个时候东吴乘机来争夺宛城呢?”

赵云果决的回答:“无论是谁来救宛城,一概剿杀!”

郑度是在提醒赵云,也是在为自己的计策做最后的挣扎:“魏吴之间是盟友,东吴在荆州有数十万的人马,不可不防啊!”

“无论他有多少,只要他敢靠近宛城,一概剿杀!”

“就算东吴在荆州有数十万的人马,且不说曹魏让不让他们来救宛城,就算让,他这十多万人也不可能全部北上——对了,丞相这个提议很好,提醒了朕,要李严在秭归、江州一带平凡的调动人马,以吸引东吴,迫使他们不敢出兵。如果他们真敢出,那就命令李严出兵,攻打荆州!”刘循终于发话了,他的这一番话等于是赞成了赵云的方略。

郑度的心中虽然极为不悦,却也不敢反对刘循。

“陛下,现在曹魏的人马还没有开始攻打晋阳,是否可以请驻守在关中的大军为百姓耕作土地?”黄权提出新的话题,避免了郑度的尴尬。

刘循道:“这个提议不错,是百姓养活了关中的汉军,汉军将士为百姓劳作也是理所当然。乘着大战还没有开始,命令所有的驻军就近帮助百姓耕作。但是有一点要对我汉军将士说清楚,不得吃百姓一口饭,喝百姓一口水,更不得找百姓要工钱!”

黄权道:“陛下,不吃饭不要工钱可以理解,这不喝水,只怕说不过去吧。”

刘循笑道:“黄尚书,这规矩定严一点,是为了不给宵小之徒作奸犯科的缝隙。要是将士真喝了百姓水,你不问,朕不问,将军们不问,谁也不会问的。”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列强?不,请叫我和平缔造者!
列强?不,请叫我和平缔造者!
“什么?你让老子抢银行?”“不干,老子可是良民!”“什么,奖励几百条枪?”“玛德,干了!”“什么,让老子抢女人?”“不干,老子在前世可是五好青年,你不要败坏我的名声啊!”“什么,奖励一辆三号坦克?”“他奶奶的,老子都被打成叛匪了,还要什么狗日的名声!”“系统,这,抢一个老婆就给一辆坦克是吧!”异世大兴帝国末年,南北混战,列强肆虐,民不聊生,张晋无意间被帝国掠夺系统带到这个混乱不堪的世界……
小吊里个郎当
大明:我朱权,殖民全世界
大明:我朱权,殖民全世界
穿越!朱权懵了?不过好在他运气不错,或者因为一个好名字的加成。他居然成了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九大塞王之一,宁王朱权。那个被朱棣一句平分天下就找不到北的朱权!靠!朱权懵逼了!好在,系统觉醒。签到得积分。积分能兑换。不知不觉中。朱权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站在了世界之巅!
扶摇
大宋小郎中之逆天改命
大宋小郎中之逆天改命
一名现代中医药大学高材生意外穿越到北宋徽宗年间,依靠自己医术,在大宋混的风生水起。官场之上,深的徽宗宠信,大宋官场呼风唤雨……情场之中,美女保镖、知心御姐,各国公主、莺莺燕燕……战场之列,西灭西夏,北平辽金、东踏扶桑……以一己之力,保华夏之文明。
月落江枫
大明不怕!有我在
大明不怕!有我在
一个青年回家探亲,回不去了现代,只能在明代打混。从搞路引落户乡村开始,到跟土匪争斗,不知不觉壮大了力量。这一下,就不能再让社稷落入蛮人之手,挽天倾。
扑爬跟斗的鱼
我,人皇武帝
我,人皇武帝
“你命格贵不可言,可是注定一生孤苦无依。”庙堂之上,他是掌握生杀大权的一代明君。征伐四方,令蛮夷臣服。江湖之中,他又逐渐进化成最强武帝。名动海内,引英雄折腰。他最后能否打破命运的诅咒有良人相伴?
语连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