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亲刘循,再延汉祚三百年

第241章 围歼梁习

虽然司马懿复出了,但是曹魏为了一次彻底的剿灭刘循,同时也为了防备孙权,几乎将他在河北的机动兵力全部抽调一空。

如果非说曹魏在河北还有激动兵力的话,那就是在幽州还有一支五千人的骑兵。

那是专门用来防备辽东公孙康的。

而刘循之所以在攻占了河内却没有继续往邺城进军,首先他知道,想要拿下上党和壶口关,那是十分困难的。

只要是在这两个地方磨蹭上个十天半月,各地曹魏的援军一旦聚拢过来,后果就会是颠覆性的。

但是刘循屯兵在河内则不同,既可以向东威胁邺城,也能随时走西南原路撤回关中,最重要的,也是刘循最想做的,就是歼灭从晋阳出援邺城的援军。

只要打掉了这支援军,攻破晋阳,也就不在话下。

曹魏的并州刺史名叫梁习。

梁习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上虽然是籍籍无名,但是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他主政并州之后,威震鲜卑,斩杀叛胡,其政绩常为天下州郡之最。

甚至于连曹操都感叹:“西北没有战事忧患,都是梁习的功绩。”

梁习接到了曹叡要求勤王的圣旨之后,立刻起晋阳人马两万,日夜不停的南下,直奔邺城。

并州大致就是现在的山西,晋阳则是太原。

之所以说大致是,那是因为东汉的并州比起现在的山西要大一些。

论山西的形势,最是完固。

它的西面、南面是黄河,东面是太行山,北面是管涔山、恒山。

其内还有吕梁山、太岳山,更有汾河穿流其间。

这样形势就造就了就算敌人深入山西,防守山西的一方也可以采取内线歼敌的策略与敌人周旋,只要战法得当,转危为安也是轻而易举的。

尤其是太行山有八条孔道,称之为太行八陉,可以直通冀州,也就是现在的河北。

可以说,山西这个地方进可攻,退可守。

在天下所有的地形中,除了关中,就是山西(顾炎武语)。

汉军游骑探得消息,梁习率领的并州魏军还有一天的路程可以抵达上党,刘循毫不犹豫,全军迅速北上,集中魏军往上党的必经之路,一个叫老马坡的地方埋伏起来,只等梁习自投罗网。

老马坡距离上党只有不到一百里的距离,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山岭。

岭高陡绝,跋涉维艰。

就在汉军悄然进入,埋伏的第三天清晨,大雾弥漫,梁习率领着他的人马抵达了坡上。

上了老马坡的梁习内心惴惴不安。

刘循的汉军既然占领河内,既然刘循的目标是攻占邺城,那他现在应当在攻打上党啊。

可是为什么上党方面没有一点消息呢?

难不成上党已经被他刘循攻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赶我去封地,成了最强藩王
赶我去封地,成了最强藩王
在京师人憎狗嫌的废物皇子李肃被赶出朝堂,分封到鸟不拉屎的岭南府任其自生自灭。百年不遇的地龙翻身,封地和外界的交通被阻绝三年,岭南的消息和朝堂也隔绝了三年。三年后~乾帝开恩,准各路藩王进京拜年。李肃带着一千亲卫,人人配马,奔赴京师城下,恰逢鞑靼人三万骑兵围城。朝堂大佬和乾帝在城楼上正准备派人和谈接受屈辱条约,只见李肃带领一千亲卫,杀向敌阵。本以为大乾要失去一位王爷,乾帝要失去一个儿子,没想到鞑靼人竟
灯芯道人
贞观魂之一统山河
贞观魂之一统山河
本书为历史战争题材长篇章回本小说。小说以唐朝创建政权,削平群雄为历史背景,以唐朝统一战争和唐朝内部斗争两条主线描述唐朝建国初期的发展历程。重点讲述了秦王李世民削平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和李靖平定萧铣、辅公祏及唐朝与东突厥之间...
一夫1950
神州大陆之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神州大陆之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李灏睁开眼时,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叫做神州大陆的地方,成为神州大陆炎国之主的一个废物儿子身上。且看李灏如何玩转神州大陆,率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臣武将一统神州大陆。(本书后期会出现觉醒珠,但是只有自己这一辈的经验,对于自己的主公等记忆会模糊化,而且主角会根据实际情况删除一些人杰对某方面的一些记忆。不喜者误入,谢谢!)
潇湘微雪
回到古代打江山
回到古代打江山
宇宙科技的理工大拿,乃是国家一级工程师叶辰穿越大禹皇朝成为皇帝,大禹皇朝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乱臣贼子一心谋乱,叶辰靠着自身不断布计最终诛乱臣,除世家横扫天下,江山美人一举在握!
三爷
碧血桃花烟
碧血桃花烟
元朝末年,群雄并起。北溟五煞,投身于江湖中最诡异的门派,一身功夫,为了一个荡*妇,背叛师门。柳月儿,虽美艳如花,却杀人如麻。与一位英俊少年遭遇,饮食一物,肌肤胜雪,竟为何与那千年白熊有了一段难舍的情缘?在一处云山雾绕的神秘之地,竟藏着无数忍术高绝的倭寇与野猿杂交的虐种,这背后有何隐情?这些勾栏缠绕,又将激起多少江湖的沉沙?敬请关注:碧血桃花烟
御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