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亲刘循,再延汉祚三百年

第126章 一箭双雕

曹操无奈的鸣金收兵,就这一收兵,就撤出了武关,走宛城撤回了许昌。

以曹操的性格,他不会因为一次进攻受挫就撤军。

真正促使他不得不撤军的原因,是接到了镇守许昌的三子曹彰送来的秘密禀报,耿纪、韦晃、金祎准备在许昌发动叛乱。

相比起刘循占领长安,当然是许昌的叛乱更让曹操忧虑。

无奈之下,曹操只得选择撤军,先稳住后方再说。

当然曹操撤军也不是就此放弃对长安的攻打。

首先,他留下了于禁镇守武关,时刻保持着对长安的压力。

其次,徐晃的人马不撤,继续驻扎潼关城外,只要有机会,随时攻打潼关。

最重要的还是第三天,曹操命令朱灵率领两万人马,走蒲坂津西渡黄河,趁着刘循刚刚占领长安,对于关中控制力不足,凉州全无控制力的机会,进入凉州腹地,直插武威,会和曹洪,由曹洪全权整顿凉州的兵马,从西面牵制长安的西川兵。

七年前,曹操和马超在渭水鏖战,就是朱灵和徐晃偷渡的蒲坂津,袭击了马超的后路。

现在让朱灵再来一回,那是轻车熟路。

曹操撤走,长安的军事压力立刻解除。

虽然勉强守住了长安,但是武关依旧在曹军的控制之中,这就意味着,长安随时随地都有再次被兵临城下的危险。

这就导致了长安城南面的城门每天只敢在中午的时候开两三个时辰。

还有一个令刘循更为忧虑的消息,那就是曹洪逃到了武威,正在将凉州各地的曹军全部集中到武威,严加操练,一旦让曹洪操练成功,那长安城随时都有被曹军重新占领的可能。

刘循还不知道,朱灵已经率领了两万曹军去武威和曹洪会和,如果他知道了这个消息,恐怕会更加的惶恐不安。

长安城自从经历了李傕、郭汜之乱后,人口凋零,虽然也经过了十多年的休养,可是一直就没有恢复过来。

有过天下第一大都市美誉的长安,现在的人口竟然只有五六万户人家,二十多万人口。

这也就导致了刘循不敢在长安大肆的征兵。

其实,占领了长安之后,反而让刘循陷入了一种被动。

因为没有控制武关,长安的必须要保持大量的生力军。

可是汉中的人马也仅仅足够防守,无力反攻上庸。

因为兵力的不足,刘循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曹洪在凉州养精蓄锐,作妖作怪。

这样的态势绝对不能持续下去。

持续下去长安肯定不能保守,汉中守不守得住都还是两说。

于是,刘循给在成都的诸葛亮去了一封书信,要求诸葛亮往汉中和长安补充新兵和粮草。

刘循也不敢给诸葛亮要求一个数量。

他怕因为自己给诸葛亮定了数量之后,诸葛亮为了完成目标在益州横征暴敛,导致益州动荡,那就更是完蛋操了。

但是,诸葛亮没有让他失望。

刘循在派人送出书信后的二十多天,一万新兵进驻汉中,四万新兵带着三万斛粮食开到长安城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小相爷
大明小相爷
江湖,庙堂,人心叵测;我苏景将以武证道,玩转大明风云,任由那宁王鬼卫、血士,从中作梗,我都将以一己之力将其斩尽。世人当我是京城第一纨绔,可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廷之中,我置身为棋、甘心做臣,用自己的手段,挽这大明之乱,成为这大明第一相爷!
锁星光
飘飞的残叶
飘飞的残叶
明末,川西战乱,幸存百姓集体迁徙。他们几经波折,流落深山,像残叶一样,有的落地生根,有的枯萎凋零,有的朽烂成渣……《飘飞的残叶》主要是收录川西方言,并以川西方言形式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进行具体描写,传播正能量: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
右岸禾风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为大汉朝廷,请义父赴死!”刀光起,人头落。吕布重生,却再一次斩杀丁原,做出与重生前相同的选择。但他绝不重蹈覆辙。这一世,他要五湖四海遍插“吕”字大旗!
羊高马大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民国十七年,随着一代宗师燃灯的去世,继承他毕生所学的三个徒弟下山了。天才的张青曌、天赋异禀的郭奉孝以及血脉觉醒的张北风将会在天津城内掀起多大的浪花?随着两个俄国人的出现,似乎20年前的海河之王诸葛留香要复活了。三大家族?!牡丹会?!等待的他们是噩梦还是突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神仙谷的一战让他们威名四海,同时郭奉孝也失去了双眼…
淡了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穿越到贞观年间,成为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他发了狠誓:头可断,血可流,绝不娶高阳公主!房遗爱:“李二,退婚!”李世民:“取朕的刀来!”房遗爱:“要不,换一个?”晋阳公主嫣然一笑:“换我呀!”李世民:……最宠爱的小棉袄竟然漏风了。
七月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