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和沈墨猜测的一样。之前与巴尔的摩谈话中,沈墨了解到,约翰·洛克菲勒手中可能有掌握着足以威胁巴尔的摩性命的东西。
文件中,约翰·洛克菲勒说明,从与巴尔的摩合作开始,他就开始招募计算机方面的人才,投入大量资金购入设备,研发针对巴尔的摩的程序,并最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红色感叹号标记的是巴尔的摩实时位置。如果按下黑色按钮,则会启动一道程序,追踪并销毁巴尔的摩的所有备份程序,并将巴尔的摩本体困在一处半个小时。
沈墨拿着平板,思考了几分钟,之后在没人察觉的情况下再次离开丽思卡尔顿酒店。
……
埃文中校的怒吼穿透玻璃传到外面,“你说什么,沈墨又不见了?!法克~你们到底是干什么吃的,能不能有点用!”
负责汇报的小组成员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任由埃文中校的唾沫喷到脸上。
“滚出去。”
埃文中校抓住一叠文件,发泄式的扬到空中。
小组成员如获大赦,连忙灰溜溜离开办公室。埃文中校像泄气的皮球,一下子瘫坐在椅子,望着散落一地的纸张愣了约半分钟。
大意了啊,以为沈墨马上就要离开美利坚,一下子放松了警惕。
埃文中校站起来,整理了一下衣物,板着脸走出办公室,说道:“我要知道沈墨回到酒店做了什么,弄清楚是他一开始就计划失踪,又或者发生了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一分钟不到。
“埃文中校。”
一个小组成员举手道:“我这里有发现。”
“干得不错。”
埃文中校不知道他发现了什么,先不要钱地夸了一句,“投射到大屏幕上。”
这是一段酒店的监控。
一个中年男子不紧不慢走出酒店。他穿着复古的西装、马甲,手上拄着文明拐。
画面定格,截取面部图像,清晰化处理后与相关数据库对比,很快得到匹配结果。
——小约翰·洛克菲勒。
又一个官方记录中死亡的人。
埃文中校都快习惯了,他的疑问是,洛克菲勒家族不是和沈墨闹翻了吗,小约翰他爹死了,是不是沈墨杀的暂时没有确切证据,但有关联是肯定的。小约翰在酒店和沈墨会面啥意思啊?
难道又是一出弑父的戏码?
越想埃文中校越觉得有可能,貌似这也不在他的管辖范围里。所以他只能抓住第二个问题:消失的沈墨在哪儿?
……
纽约曼哈顿上城区晨边高地。
有一座世界闻名的顶尖私立研究型大学,常青藤联盟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大学的标志是一顶皇冠,因为这所大学始建于1754年,历史悠久,最初名为“国王学院”。
有人可能知道,二战时制造原子弹的着名的曼哈顿计划就诞生于哥伦比亚大学里。
哥大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的一栋大楼外。
监控盲区。
根据平板红色感叹号标记的位置,巴尔的摩就在这座大楼里。沈墨拿出约翰·洛克菲勒准备的平板,按下黑色按钮。
时间一秒一秒过去,周围没什么动静。正当沈墨以为什么都没有发生时,几乎同时,大楼里许多人破口大骂:“网络怎么断了。”
然后就是一阵鸡飞狗跳。
沈墨随手将平板收进空间,消失在大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