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的是另一种方式,寻找价电子稳定的物质。不是因为这种东西更好,原因还是:生产力不足。短波光的波长都是纳米级,如果要求她也跟国家队那样达到纳米加工,那可真是为难她了。还有一点,晶体这个东西,不是你想改怎么样就怎么样的,特别是多晶,它们有自己的"想法"……
总之,一切都要怪自己菜,理论上什么都可以达到,但是生产力不允许,这个急不来也气不来。
稀土单质不具备高反射率,至少就对紫外光这种短波光来讲,其效果可能还不如普通的现有材料,但是,如果化合一下,改变一下电子轨道呢?
现在东西是出来了,但是由于时间问题,目前还没有给它额外"加密",单纯的无机材料是很容易破解的。
目前它唯一的技术壁垒就是提纯,因为应用到光刻机的反射镜要求其纯度必须非常高,否则,EUV会让你知道什么叫"渣光",遇到什么就被什么吸收……顶多费电嘛,但是,有杂质会影响光的均匀度,虽然后面会有东西调整这个,不过,也算问题,不是嘛?
反正,现在就差个加密,然后就可以出现在市场上了。
不过,只要掐牢精炼提纯技术,即使他们侥幸破解了额外加密也无妨,因为精炼提纯技术研究的投入很高,高到他们宁愿被垄断掐脖。
又一个技术垄断,感觉太好了!
不过变现的时候要跟秦家撇清关系。开玩笑!秦家不是财阀,怎么会是垄断寡头呢?
市场应该不必担心,因为买这个东西是很有利可图的。
原因简单,假设:某芯片大厂年产芯片耗电的反射损耗总耗费资金为三百九十亿,那么现在换反射镜每年可以节约三百一十多亿电费,买不买?
傻子都知道怎么选择。何况这东西又不贵,每一个这样规格的厂定制加指导安装全套价才区区两百三十亿而已,这对于大型半导体加工企业来说简直小菜一碟。再说了,还有后续优惠呢,比如:反射镜和其它透镜专业维护保养九折。不过得先说好,如果说已经损坏的镜面要更换,那还是原价,毕竟是"小本"生意嘛,经不起讲价的。
这样,一坨稀土复合物经过复杂加工,身价就翻了一亿倍左右,勉强小赚一笔,毕竟加工工艺确实难嘛,所有工序成本加起来说价值过亿都不过分。
含泪赚百分之两万多,不过分吧?
可一锤子买卖做不长久,这样可不行,所以后面的维护……
不然为什么她要求最终形成技术垄断呢?
虽然最后一定会被插手降价,但还是有非常高的利润。难道不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