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辕犁结构完备,轻便省力,它的出现,在我国古代犁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寿光11号骨刻,有一个画面最下方好似一位中年男子,头戴大斗笠,身着半长衣,双足叉开,极像一个“黄帝”画像,根据寿光骨刻文摹画形象造字的特点,这可能就是黄帝播种的形象了。
他的右手好像正抬起向下撒着种子,有几粒正落向地面,神态极为形象。谁会想到,黄帝撒种子的这一形象,会成为 “种”字的原型呢?只不过金文中将禾放在了左边,而这幅原图手中撒种子的“禾”是在右侧。
左上方残痕处似是一具耒[lěi],这与篆书中的“耒”字颇为相近,与甲骨文字典中类似字形结构的“耒”字相似;
《说文解字》中释:“耕,犁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
也就是说,黄帝时期已经有了耒 这样的耕田农具,由于甲骨文 都是一些线条,具体是什么东西,有机会需要亲自去看看。
耙这种农具是水稻种植不可缺少的,因为水稻种植需要田地平整,也是我们俗称的“耙田”,耙分为单齿耙,和双齿耙,双齿耙一般用于畜力,单齿耙比较适合用于人力。
我打算制作的就是单齿耙,单齿耙制作也很简单,只要在一根圆木上,装上耙齿,上面再装扶手,就可以了。
经过反复试验与修改,我和我的工匠们耗时近一周时间,终于把符合我要求的,曲辕犁,和单齿耙,做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