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条宽宽的河,有人就问刘老头。
“刘大爷,这条可是你说的,你走过的那条河?”
刘老头四处看了一眼,“河像,路不像,我可是没走过那样的老林子。”
现在麻烦了,大部分人都不会袅水,又没有摆渡人,想过这条宽宽的河,真成了难题。
大家看向老村长,老村长摇了摇头,没有办法。
大家又都看向李玉兰,不知不觉中,村长家的老幺,也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智多星。
李玉兰尴尬的一笑,“要不,咱们做竹筏吧。”
“做竹筏,是跟船一样的东西吗?”众人一脸的疑惑的问道。
刘老头道,“我在南方见过竹筏,用竹子做的,就是不知道怎么做。”
大家又看向李玉兰,她倒是矜持的很,扭扭捏捏的说道,
“我也是在那本游记上看过,也没亲眼见过,就是把粗细一样的竹子紧紧的绑在一起,后面用竹板钉住。”
“咱们来的时候,经过一片竹林,那里的竹子就可以用。”
大家说干就干,反正今天是过不了河了,就搭起了棚子,搭完后,汉子们又拿着框锯去伐竹子。
人多力量大,不到一个时辰,汉子们就扛回来大几十根竹子。
粗些的竹子做了一个四米宽六米长的竹筏,细些的竹子做了一个三米宽五米长的竹筏。
那些会袅水的汉子,就把竹筏推进河中,他们两人一组,试着用竹竿划起竹筏。
刚开始不协调,慢慢的就熟悉起来,用了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就划到了对面。
趁着天还早,李玉兰又建议大家做些竹车。
她的理由是,上了岁数的大爷大娘,本来腿脚就不好,又背着行李,走一天路很累不说,还耽误赶路的时间。
还有那些抱孩子的,走一天路累的也是够呛。
老村长按照李玉兰画的图,做了第一个,往里面放了一床小被子,把小元宝放在手拉车里,拉着他走路省力多了,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木头车轮,不能拐弯。
大家看着这个小拉车既省力,又方便。
停了一天没有过河,专门做起小拉车。
有了小拉车,李大奶奶激动的掉了两滴泪。
又十分欢喜的说道,“我那大孙子,小小的个子,挑一天的担子,肩膀都肿起来了,
他又心疼弟弟妹妹,心疼我,不让我们帮他,我这心里又心疼,又难受,现在有了小拉车,可省力多了。”
大家又都纷纷的道了声,“好。”
吃饱喝足,乡亲们早早的休息了。
第二天又起了个大早,轮流过河,大家先把妇女,孩子,老人运到对面,人差不多都过去了,就剩下两匹马。
两匹马怎么也赶不到竹筏上,实在没办法了,就把两匹马四脚都绑住,抬上大竹筏,才运了过去。
过了河,路越来越好走了,现在又有了小拉车,每天赶的路,比往日更长了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