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途,时间差不多了,你过来吧,我就在会场门口等你。”
接到电话后没几分钟,于途就一路小跑着来到会场,对着李老师道:“李老师。”
“嗯,跟我来。”李老师对着于途招招手,“位置我给你留好了,一会讲座开始我就要去后台忙别的,你听完讲座等我一会,我带你在南大食堂吃顿饭。”
“谢谢李老师。”
“客气什么,老章也是我老师,你也别叫我老师了,听着生分,就叫我学长吧。”
“好的,学长。”
“就这了。”进了会场,李老师带于途来到座位上,倒数第三排中间的位置,“这个位置在后面算可以的,你就在这坐着吧。”
“谢谢学长了。”
“走了,结束等我。”
距离讲座开始还有半个小时样子,来听讲座的学生已经陆陆续续把位置填满,其中相熟的同学都在低声交谈着,言语中不乏对这次讲座内容的期待。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见时间差不多了,李老师拿着话筒开始控场。
“欢迎大家参加由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张致学张院士主讲的航天类知识讲座。”
“本次讲座时间从9点30分到12点整,请大家手机调成静音,保持安静,按照会场要求做好提问等事宜。”
台上面李老师说着要求,下面的同学们或多或少的掏出手机按成静音或振动,避免待会扰乱会场秩序。
“好的,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张致学张院士!”
呼啦啦的掌声响起,于途仰头往前看去,只见第一排起身一位头发花白、面带微笑的老者,一边点头致谢,一边往讲台上走去。
接过李老师手中的话筒,张院士轻拍几下,确认声音正常后说道。
“谢谢大家的掌声。”
“也感谢贵校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黎院长的邀请。”
张院士声音中气十足,站在讲台上,没有直接进入讲座主题,然后先跟平常聊天一样,跟大家说着话。
“其实当我接到这个讲座邀请的时候,我个人是感到疑惑的。”张院士的话让台下的众人摸不着头脑。
“因为我的主要专业和领域,与贵校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非要是说有什么联系的话。”
“大概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对外太空、宇宙的探索。”
“不同的是手段不一,想要达到的目的也不尽相同。”
张院长说着,对台下第一排自己座位旁边那位略显清瘦的老者笑着道:“你们黎院长就跟我说。”
“老张,你的这个想法过于狭隘。”
“虽然大家专业领域重合度不高,对于本专业研究的方向及手段大相径庭,但不代表你过来讲解航天知识没有人愿意听啊。”
“我听完觉得说的有道理。”
“要不是我还没有老眼昏花,我还以为当时站我对面跟我说话的是个文学院的教授呢,毕竟我认识你们黎院长这么多年,我真不知道他还能说出这么有总结性和前瞻性的话来。”
伴随着台下阵阵轻笑声,张院士点点头接着道:“所以,在我这个讲座开始之前,我想先做一个小的调研。”
“台下的同学们,非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的请举手。”
大概占整体的三成,张院士又问道:“不是南大的请举手。”
大概几十个人,两次都有于途,张院士特意关注了一下,毕竟这个概率不算高。
“这就是我为什么接受来这里开展航天讲座的原因。”
张院士解释道:“我们在航天领域,领头的高校、人才和支持,都有,但是我总觉得,我们对于航天知识的普及,对比而言做的少之又少,好像除了本专业的学生和老师以外,其他人都不知道航天是什么。”
“或者说,都不清楚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过程,取得了哪些成果,又有哪些不足和缺失。”
“这就是我这次讲座的目的。”
张院士说完,示意台下操控电脑的关在打开PPT,开始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在手中激光笔的指引下,将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披荆斩棘、奋发图强的历史逐一展示给台下的众人。
“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二十世纪的60年代到70年代,称之为曙光阶段,90年代至今则是神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