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天子

第38章 从王命否

听闻经权之道可以做这番解释,沙守开来了兴趣,追问道:“此话怎么讲?”

丁超不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敢问吾君,什么是经?”

“为王效命。”

“为王效命不是经。为王效命目的是为守护天子安全,保卫王土,守候天子才是经。若是王命有错误,可能令天子陷于危险。敢问吾君,此时当如何?是否听从王命?”

“不能。”沙守开答道,“但是王命难违。”

“非也。权变即是守卫天子安全,是否听从王命,不在于形式上听从。倘若王命有误,依然坚守,那便是拘泥于形式,反而会害了天子。故而为臣者应当做的事情便是实质上听从王命,坚决守护天子安危。如此,才是听从王命。”

听闻到这,沙守开长呼了一口气,笑道:“爱卿言之有理。但凡有功,无论何种形式,届时吾王定会有所嘉赏。”

“是的,吾君高见。”

“所以无论孤做什么,都是听从王命对吧。”

“吾君英明。”丁超继续称赞道,“吾君远见卓识,定能坚守职责,立下不世之功。”

“爱卿。说真心话,你相信刘先生可以成功吗?”

“华京局势复杂,一切不好说。”

“那你说大概几成可能吧?”

沙守开要丁超回答,丁超他不能不答。现在的丁超不用如刚开一般拘束,放松的他便随口答道:“三成可能。”

听闻丁超说只有三成可能,沙守开不由得感到吃惊,他虽然觉得其中风险甚大,但是认为不至于落个三成的可能性。对于丁超的见解,他十分好奇,急忙问道:“为何这么低?大宰乐良大人主导此事,爱卿所说的三成是否过低?”

丁超耐心地解释道:“华都升为华京,不过几年的时间。大宰乐良大人的力量恐怕不如他在洛都城的力量深厚。这也正是他此次谋事寻求多方力量支援的原因,他在华京城的力量不足以支撑自己一人应对赵氏外戚。”

“乐良大人可不是一人。”

“是的,所以微臣认为,他们有三成可能性。若只是乐良大人一人,此事可能性仅仅一成。眼下刘无通等人究竟密谋何事,微臣不清楚。但刘无通是为江都典史之子,能奔走多国,为天子行事,想来乐良大人身边有不少能人志士,故而微臣认为可有三成的概率。”

见得丁超分析得有理有据,沙守开便问道:“你可知刘无通所谋何事?”

丁超自然不知,沙守开便将刘无通的提议告诉了丁超,他很想知道对方在听得刘无通的谋划后,是否还会做出三成的评估。

“爱卿现在认为乐良大人可有几成概率成功?”沙守开满脸期待地看向丁超,而丁超这一次没有武断地回答。

丁超深思片刻后说道:“若是起兵勤王六成概率,若是循序渐进。依微臣之见,不过四成。”

概率略有提升,沙守开满意地说道:“爱卿见解和我一样。纵使成功可能性不足一半,孤依然愿意为王效命,听从王命。”

此时的王命自然是经权之道下的王命,而非乐良、刘无通所主张的王命。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寒门枭路
寒门枭路
谁为枭?哪有路?李睿穿越到大景国当天,父亲就被一个小小的皂吏扇耳光。挨了耳光的父亲还要去赔笑脸,送红包。记忆融合后,才知道,在大景国,铁匠是下九流,自己是铁匠的儿子。受朝廷官吏和学子歧视和欺负是必然。十年寒窗,参加科举,一举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对不起,你是下九流的匠户,没有参加科举的资格。无法“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那就“李睿报仇,早早晚晚”。你欺负我父亲,后果很严重。朝廷视我为下九流,后果很严
散言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当一个王朝传承两百余年,等待它的将是数之不尽的内忧外患。天启七年,木匠皇帝即将撒手人寰,信王由检被推上风口浪尖。内有权宦虎视眈眈,外有土司犯上作乱,眼见得两百余年的大明江山即将轰然倒塌,信王朱由检决定做些什么,护我汉人山河。
柯久
大国复兴:研究战艇开拓大国
大国复兴:研究战艇开拓大国
用尽两年时间,才造出千米巨舰,‘炎黄号’!回家路上,无数的战机朝着许临之的母舰飞去,最强导弹开始解锁,第一时间,锁定了炎黄号!许临之却突然宣布,他是华国人,炎黄号是华国的,他要回家!
孤沉
穿越,从气死系统开始
穿越,从气死系统开始
一场突如其来的绑架案,一把走火的自制手枪,造就了一场莫名其妙的穿越,不当人的主角摸透了系统后,开始浪的飞起。唐朝:小系系,小统统,出来呀~斗罗中:系统,你个混蛋玩意,给老子个屁,让老子玩屁啊!西游中:“猴子,为师教你一招铺天盖地,大棒向为师的头上砸来~”宝莲灯中:“舅舅,帮我当上九五至尊,咱们发兵华山可好?”赘婿文中那个唯唯诺诺的无能女婿:“告诉你们,今天这个婚你离也得离,不离也得离!”
月巴月巴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家族流、从零开始、弱金手指奴隶开局,牧野之战中阵前倒戈历经武王伐纣、三监之乱、康叔立国、成康之治、平王东迁······且看白氏如何从艰难生存走向影响天下大势。——无魔世界会根据白氏实力的对比以此来决定对历史影响的大小,前期会比较贴近历史,后期将会架空历史。不是爽文,有脑,勿扰!
君子以懿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