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而亡?大秦要征伐天下!

第77章 孤愿献出一半领土

特使再次磕头如捣蒜:“上将军!还请上将军出兵救我常山国,救我常山王!”

眼见时机成熟,韩信长叹一声:“特使大人有所不知,韩某虽与常山王亲如兄弟,刘邦此贼也实在该伐,但韩信也无能为力啊!”

特使泣道:“将军神威天下无敌!曾深入刘邦腹地,数败敌军,怎得又无能为力呢?倘若将军都无能为力,天下又有何人能救我常山国呢?”

韩信连连摇手道:“特使大人误会了!本将军并非害怕汉、燕联军,而是......”

“而是什么?”

“特使大人,韩某麾下一万骑兵并非韩某私兵,乃大秦之兵,吾皇之兵!韩某岂能私自调动?!”

特使顿时哑然,“这......将军在齐地之时转战千余里,纵横捭阖,难道都要请示大秦皇帝陛下不成?!”

“在齐地之时和此时不可同日而语,在齐地为迫不得已的自卫作战,而现在主动出击为常山国而战,韩某岂敢私自做主?”

特使点点头,他知道韩信所说确实有道理,但事态紧急,若等韩信千里迢迢禀报子婴,只怕是常山国已经灭亡。

“如此如何是好啊?!”

“如此如何是好?!”

特使急的已经语无伦次。

韩信安抚道:“不如贵军拼死抵抗,尽量延缓刘邦贼军侵略进程,韩某这厢派出六百里加急急速向我皇报告,请到我皇旨意后,韩某即刻救援!”

特使虽然着急,但也只能如此,只能再次祈求韩信多在三世皇帝面前美言,务必援救常山国,韩信自当应承。

又过了两日,常山王张耳亲自来到韩信营帐,一见面就一揖到底,“上将军!救命啊!救救孤吧,刘邦贼子又攻下我两城,兵锋不日就要抵达襄国城了!”

韩信赶紧回礼,拱手道:“常山国之危急,大王之迫切,韩某感同身受,只是韩某为人臣子,不敢僭越啊!”

张耳连连点头,“孤知晓!孤知晓!孤知晓将军所虑,但孤迫在眉睫,实在等不起啊!”

看着张耳急得满头大汗,双目泪光盈盈,韩信故装踌躇道:“大王倘若实在是急,韩某倒是有一个办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张耳一听有办法,顿时欣喜若狂,连声道:“当讲当讲当讲,请将军快快说来1”

韩信凑过来低声道:“大王您想想,韩某为救援大王不经请示而擅自动兵,我皇必定龙颜大怒,那该如何才让我皇因心满意足,不致发怒呢?”

张耳恍然大悟,瞟了韩信一眼,眼神中意思明明白白,“原来秦国是要好处啊!”

韩信也眨巴眨巴眼睛,眼神中意思更加明白,“当然要好处,没好处谁帮你打仗?!”

“若大秦帮我驱逐敌寇,常山国愿向大秦称臣。”张耳也不装了,直接摆条件。

韩信呲呲一笑,“韩某还是等待吾皇命令吧......”

张耳一愣,称臣还不满意,当即道:“孤愿奉送一半国土予大秦!”

韩信一愣,一半的领土!

不心动那是假的。

但是......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寒门枭路
寒门枭路
谁为枭?哪有路?李睿穿越到大景国当天,父亲就被一个小小的皂吏扇耳光。挨了耳光的父亲还要去赔笑脸,送红包。记忆融合后,才知道,在大景国,铁匠是下九流,自己是铁匠的儿子。受朝廷官吏和学子歧视和欺负是必然。十年寒窗,参加科举,一举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对不起,你是下九流的匠户,没有参加科举的资格。无法“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那就“李睿报仇,早早晚晚”。你欺负我父亲,后果很严重。朝廷视我为下九流,后果很严
散言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当一个王朝传承两百余年,等待它的将是数之不尽的内忧外患。天启七年,木匠皇帝即将撒手人寰,信王由检被推上风口浪尖。内有权宦虎视眈眈,外有土司犯上作乱,眼见得两百余年的大明江山即将轰然倒塌,信王朱由检决定做些什么,护我汉人山河。
柯久
大国复兴:研究战艇开拓大国
大国复兴:研究战艇开拓大国
用尽两年时间,才造出千米巨舰,‘炎黄号’!回家路上,无数的战机朝着许临之的母舰飞去,最强导弹开始解锁,第一时间,锁定了炎黄号!许临之却突然宣布,他是华国人,炎黄号是华国的,他要回家!
孤沉
穿越,从气死系统开始
穿越,从气死系统开始
一场突如其来的绑架案,一把走火的自制手枪,造就了一场莫名其妙的穿越,不当人的主角摸透了系统后,开始浪的飞起。唐朝:小系系,小统统,出来呀~斗罗中:系统,你个混蛋玩意,给老子个屁,让老子玩屁啊!西游中:“猴子,为师教你一招铺天盖地,大棒向为师的头上砸来~”宝莲灯中:“舅舅,帮我当上九五至尊,咱们发兵华山可好?”赘婿文中那个唯唯诺诺的无能女婿:“告诉你们,今天这个婚你离也得离,不离也得离!”
月巴月巴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家族流、从零开始、弱金手指奴隶开局,牧野之战中阵前倒戈历经武王伐纣、三监之乱、康叔立国、成康之治、平王东迁······且看白氏如何从艰难生存走向影响天下大势。——无魔世界会根据白氏实力的对比以此来决定对历史影响的大小,前期会比较贴近历史,后期将会架空历史。不是爽文,有脑,勿扰!
君子以懿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