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乡是碘缺乏和饮水型氟中毒的双重病区,冯清的调研选在了盛和村。现在是寒假,村里特意把小学校的教室给他们腾出来办公。民合县防疫站的工作人员也被派来帮忙,能和医大的教授一起做课题,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对他们的业务水平提高有帮助。
平时住在乡政府,沈幼薇和冯清,还有两个女同学住在一起,刘小川则是和两个男生住一起。刚开始的时候,这两位研究生对刘小川还很有敌意,毕竟沈幼薇这么一位漂亮的学妹,居然被更小的学弟追走了,他们难免心里嫉妒。
刘小川充分发挥社牛属性,主动找俩人沟通,把俩人白话的一愣一愣的,后面又负责后勤,搞好了伙食,很快就赢得了冯清这几个学生的友谊,对于刘小川学习上请教的问题,都不吝赐教。
沈幼薇和两位女生主要负责对碘缺乏症和氟中毒的患者进行流调,汇总数据,分析三间分布,而男生则负责对村里的井水、土壤等进行采样。样品一部分拿回民合县防疫站化验室分析,还要留一部分带回医大做实验,毕竟民合县防疫站的实验室条件实在是有限,冯清对他们出的数据明显是信不着。
做课题期间,自然要和村里人接触,刘小川也跟着沈幼薇去了好多村民家里。这里的村民非常的淳朴热情,经常拿出平时舍不得吃的好东西来招待他们,村里的孩子们也经常跟在后面。
刘小川每次回县城,都会买一些糖果和学习用品回来,发给村里的孩子们,很快他就成了孩子头了。
大山里的孩子们非常向往外面的世界,经常对刘小川他们问东问西,大家也都耐心回答,有时候还会辅导孩子们做些作业。
盛和村是一个比较大的行政村,包括好几个自然村和居民点,村小学就在村部旁,居然只有三间教室,每两个年级合用一个教室,连老师都是同时教两个班级。
教室的条件也非常差,桌椅板凳都是反复修过好多次的,有的看起来都要散架的样子,教室里没有灯,下雨阴天的时候根本都不能上课。
学校的操场不大,只有一个木制的篮球架子,唯一的篮球也是打了好多补丁。
刘小川又抽空去了白玲支教的学校,比这边条件要好一些,也是好的有限。他来之前就想到了这种情况,没想到比他想象的还要艰苦。
刘小川找了村长,说要捐款给学校盖教室,不过要统一捐给县里,但是指定盛和村的小学。
村长和校长听了,都高兴的合不拢嘴,很快消息就传遍了全村,村民们知道刘小川看起来像个有钱人,毕竟天天骑着摩托车来回跑,没想到他还要捐款建学校,见了他都老远的就打招呼感谢。
因为刘小川的原因,流调工作也开展的很顺利,本来有些不愿意配合的村民也都主动配合了,冯清心里也高兴,她没想到刘小川还有这样的经济实力,更难得的是有这份心。
但是让冯清更惊讶的还在后面,调研工作快结束的时候,刘小川找到了她,问她能不能改专业,他被冯清她们的工作深深的触动了,想要舍弃临床专业,改读预防医学,以后要投身公共卫生事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