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三国

第二百一十一章 出走许都

出走许都三日后,刘协等人却是从东面得到了一个探报——刘备与张绣的联军,已经是于月前攻下了沛城。

毫无疑问,刘备的这番兴兵乃是遵从了衣带诏上的刘协诏命和与董承等人里外相合的约定,看来不同于刘景升和刘季玉这两位徒有皇叔名号却只顾自保自立的汉室宗亲,这位刘玄德刘备刘皇叔才是真真正正心系匡扶汉室的汉室帝胄!

刘备军和张绣军既然拿下了沛城,这就直接意味着刘协前往徐州避难的路程大大减少,且分散在各地的曹军也很难对刘协的车驾造成实质性的威胁。眼下只需要和徐州军建立有效的联络,那从曹操手中脱困可就是十拿九稳的事儿了。

于是并没有犹豫,刘协当即在车驾上草书一份诏书,对刘备一番火箭式的任命,连带着还给了张绣一番封赏,要这两人领兵前来护驾。

刘协派人去小沛方向去找刘备和张绣的同时,这两位主人公一个还在泰山地区剿灭臧霸部曹军,另一个领兵在豫州东南攻城略地。不得不说,刘协和董承伏完等人的情报信息网实在太差了,连即时的信息都掌握不了。

当然这绝不能怪刘协和董承等人。毕竟在许昌拿事的是尚书令荀彧,关于刘备联合张绣在东面起兵伐曹的战事,荀彧一个字也没给刘协汇报。就算是车骑将军董承,也是被蒙在了鼓里丝毫不知道刘备张绣已经起兵月余的事儿。

荀彧虽然帮着刘协成功脱困许都,但是这并不代表荀彧就此忠心于天子和拥汉派。中兴大汉有很多种方式,现在的荀彧荀文若却是丝毫没有想法按着刘协的方法来。

因而面对刘协,荀彧一直是问一说一,不问二就绝不多说一个字,关于刘备和张绣起兵这件事对刘协是闭口不提。而刘协受到的探报,乃是董承派出去两天的斥候即时打探到的,但并不准确。就连刘备和张绣本人的和徐州军淮南军主力的位置动态都没有具体探清。

换一句话来说,刘协和董承现在得到的消息,其实乃是一个多月前的情况。也就是说,刘协和董承等人是以为刘备和张绣都在沛城方向的。

这样的前提导致的猜想就是,刘备和张绣现在是统领着徐州军和淮南军主力正在往西面许昌的方向在攻打。

也难怪刘协会激动万分而董承等大臣群情激亢了,如此一来,情势可就变得太好了。徐州和淮南加在一起起码十几万大军,对付曹仁夏侯渊等曹军占的是绝对上风,看来脱困之日近在眼前啊!

幻想的泡沫很容易就破了,又往东行了数日之后,刘协等人终于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刘备和张绣攻打小沛只是佯攻之举,刘备以及徐州军主力现在正在千里之外的泰山郡,而这一路兵马的主帅张绣,却也没在沛郡,而是在数百里之外扩充地盘。

情况迅速恶化,在沛城的不过刘备的大将张飞和不到三万徐州军,而且这些兵马在攻下小沛之后再未寸进一步。而正面防守张飞的夏侯渊部也有三万左右曹军,两方谁都奈何不了谁,指望骑兵甚少的战斗力偏弱徐州军来救驾是绝对指望不上的,但是被夏侯渊手下的精壮曹军攻击那却是完全可能的。

一头扎进夏侯渊镇守区域的刘协等人很快就吃到了出许昌以来的第一个大亏,得到斥候探报的夏侯渊领着千余轻骑趁夜袭击了汉军营地。大多数原本是曹军出身的士卒见来敌打的是曹军大旗和夏侯氏将旗,纷纷跪地请降。而忠于刘协的董承吴子兰种辑等人手下的三千多人马,哪里挡得住最擅于破袭战的夏侯渊部卒,厮杀一番,又折损了半数。

混战中越骑校尉种辑死于夏侯渊刀下,而参预事变的核心大臣之一议郎吴硕也死于乱军马蹄之下。吴子兰和董承倒是清楚夏侯渊的实力,一路且战且退,这才护得刘协周全。然而随侍的妃嫔散了大半,百官被俘被杀了大多数,抓的曹氏宗族人质也大多被救。幸而董贵人和曹操次子曹丕仍在汉军手中,不然实在败的太惨。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小相爷
大明小相爷
江湖,庙堂,人心叵测;我苏景将以武证道,玩转大明风云,任由那宁王鬼卫、血士,从中作梗,我都将以一己之力将其斩尽。世人当我是京城第一纨绔,可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廷之中,我置身为棋、甘心做臣,用自己的手段,挽这大明之乱,成为这大明第一相爷!
锁星光
飘飞的残叶
飘飞的残叶
明末,川西战乱,幸存百姓集体迁徙。他们几经波折,流落深山,像残叶一样,有的落地生根,有的枯萎凋零,有的朽烂成渣……《飘飞的残叶》主要是收录川西方言,并以川西方言形式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进行具体描写,传播正能量: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
右岸禾风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为大汉朝廷,请义父赴死!”刀光起,人头落。吕布重生,却再一次斩杀丁原,做出与重生前相同的选择。但他绝不重蹈覆辙。这一世,他要五湖四海遍插“吕”字大旗!
羊高马大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民国十七年,随着一代宗师燃灯的去世,继承他毕生所学的三个徒弟下山了。天才的张青曌、天赋异禀的郭奉孝以及血脉觉醒的张北风将会在天津城内掀起多大的浪花?随着两个俄国人的出现,似乎20年前的海河之王诸葛留香要复活了。三大家族?!牡丹会?!等待的他们是噩梦还是突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神仙谷的一战让他们威名四海,同时郭奉孝也失去了双眼…
淡了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穿越到贞观年间,成为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他发了狠誓:头可断,血可流,绝不娶高阳公主!房遗爱:“李二,退婚!”李世民:“取朕的刀来!”房遗爱:“要不,换一个?”晋阳公主嫣然一笑:“换我呀!”李世民:……最宠爱的小棉袄竟然漏风了。
七月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