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三国

第六十章 早有预谋

青州兵们固然善战,但是在突发的兵变和自己人的“倒戈一击”之下,还是暴露出他们的本性:和突然遭遇天灾人祸的普通平民一样惊慌不已,奔走呼告,各自为战。

青州兵本就是黄巾军出身,黄巾军却是由贫民组成的,最擅长的是人海战术。哪怕曹操精简了兵员,进行了整训,却还是保留了一股匪性。

青州兵能打,战场上有时敢拼命,最重要的是青州兵对曹操个人高度忠诚,这是曹操保留青州兵的原因。但青州兵却很少有出彩的战绩,很大程度就在于他们的组织程度低,总是打着打着就只顾得捡战利品,抢马匹抢粮食,匪气凌然,小农思想浓厚。根本不懂什么叫做“一鼓作气、杀伤敌方有生力量,扩大战果”。

曹操自然知道青州兵的弊处,但他没办法改善。若是让这群青州兵接受严格的正规训练,学战阵排列变化什么的,战斗力会大打折扣。就好像把原本的一群松散但凶残的豺狼变成一群听话但畏畏缩缩的绵羊。

方才已经说了,青州兵在战场上有时会拼命。看清楚,是“有时”。在有组织的有带头人情况下,青州兵就敢发挥人海战术。比如蕲阳之战时,夏侯惇身先士卒,麾下的青州兵便敢悍不畏死朝着西凉铁骑发动死亡冲锋。

虽然并没有什么卵用,但这可以显示青州兵在特殊情况下迸发出的斗志。

但是,在另一种情况下,青州兵的表现却是令人大跌眼镜。比如今晚,在两眼抹黑的情况下,不知道对方怎么突然杀来的,又听说自家军队有变节的,还找不到自己将官校尉,不清楚目标到底是谁,没有得到号令的青州兵就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先是三三两两在大街小巷呼告着被袭击和于禁变节的消息,等到聚集了几十个人,这一伙互不统属的青州兵们就果断放弃了寻找自己头领的想法,也不去找自己的大统领夏侯惇,而是直接向寿春宫移动,直接去投奔曹老板。

有的青州兵不熟悉北城巷道,转晕了还没找到出去的路,干脆直接公然烧杀抢掠民宅来制造混乱,在潜意识里,这群土匪头脑的青州兵们还是认为局势越混乱自己越安全!

当然,能够顺便拿点财货的话何乐而不为呢?

这样的结果就是,撤退到武库的于禁一方面要收拢部卒,严守各处要地;一方面还要维持秩序,防止局势恶化。然而劝阻青州兵的行动根本无效,素来眼高过顶的青州兵在混乱局势下鸟都不鸟于禁这名外姓将领,而于禁为了不使寿春居民加入这场兵变不得不采取铁血手段,直接处决这些骄纵的青州兵。

然而有些事情一开始就收不住了。居住在北城的多是一些世家大族,最低也是富家商贾小士族,都是有点门户的。先是一两股青州兵动了趁火打劫的邪念,后面越来越多的青州兵有样学样,不抢白不抢,反正没人管。

被莫名劫掠烧杀,这些北城居民急忙弃家出逃,谁也犯不上为一些家财而丢掉了性命。这样一来,原本还算畅通的巷道瞬间多出来无数世家大族人员、家仆侍女门客等等,夹杂着乱兵,往日有序的北城转瞬混乱不堪。

被惊动的青州兵统领夏侯惇,身边只有百多青州兵,出门一看到处都是仓皇逃命的寿春民众,召集了半天部卒,才勉强凑够一千青州兵。等赶到武库重地,虽然已经联系到了数千部卒,但是却正好看见了于禁处决自己部卒的景象。

听着部下声泪俱下地讲述着他们浴血和张绣军交战,却被于禁背后捅了一刀的事迹,夏侯惇差点就要挥军去攻下于禁所在武库重地,好在他已经因为蕲阳吃了张绣一亏,长了一智。知道自己短时间肯定拿不下武库,拿下也没多大用。说不定张绣军已经从东面迂回去攻打寿春宫了。

于是夏侯惇大笔一挥,撤往寿春宫,沿途联系并收拢青州兵部卒。

……

于禁变节的消息是高顺按照贾诩的指示,依靠在城内的细作散布出去的。目的只是为了造成北城混乱,好让高顺拖住北城曹军。毕竟北城光青州兵就不下三万,自己满打满算也不过两万人马。

当然,不论今晚曹军值守的是谁,值守将军变节的消息一样会发出。只是可信度肯定没于禁高。毕竟于禁曾被张绣俘虏过,最后无条件释放。说似正常,却又似不正常。

高顺不知道的是,于禁被俘的日子,张绣只来过一次,但贾诩却好似很喜欢这个曹军大将,每天都带酒菜来。张绣表示自己愿意向曹操投降以后,贾诩最后一次和于禁对酒,末了对于禁说道:“为人所不能,将功折罪。”

心中知道贾诩乃大智者的于禁这些天一直在琢磨和实践这句话,回归曹操帐下后,有啥累活苦活于禁便毛遂自荐,除夕夜的整夜值守,也是于禁主动向曹操申请的。

高顺不曾料到依靠细作散发的消息会制造出自己意想不到的效果,自己已经带主力绕过武库,走远路从东侧去包抄寿春宫。西侧只留下小部分士卒,只是佯攻吸引一下注意力便好。

负责佯攻的的宋宪,他统领六千部卒,第一波便压上了四千人马,制造声势,吸引于禁和青州兵的注意力,为高顺制造机会。但是不曾想到的是,前线的校尉却发回消息,说只要在增兵一千,便能拿下武库。

好奇的宋宪朝着武库望了一望,却发现抵抗的只有两三千普通的曹军士卒,虽说武库附近也有不少青州兵。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些青州兵对于禁麾下的士卒抵抗置若罔闻,只顾着朝着后面撤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有高人
大唐有高人
无意中穿越到了初唐贞观年间的刘文宣,他遇到了第一公主李丽质,这个号称史上最温柔贤淑聪明伶俐的女人之一,并且还遇到了千古女帝,这个让整个大唐王朝感到颤栗、智慧超群、心狠手辣、杀人如麻的武则天。他可以带着自己的一群美娇娘浪漫在澳洲的沙滩上,也可以弹指间灰飞烟灭一个帝国。利用超强的记忆,发展大唐建立海外王国,让整个世界匍匐在他的脚下,为后世打下超强的基础。
幸福小鱼A
亮剑:让你驻防,你却团灭鬼子
亮剑:让你驻防,你却团灭鬼子
李文斌穿越了,他万万没想到,这种事情,发生在了他的身上竟然还成了李文英的弟弟等等……还有个系统?抗战时期?那他岂不是上司是李文龙?那这是……亮剑的世界!!!热血好男儿身上的血性瞬间激发!抗战杀敌,报效!
唐火
我在大奉以文入道
我在大奉以文入道
陆沉穿越到大奉王朝,诗文第一,从而进入了崔家。从教习先生到总管,从诗文到生意,陆沉冷漠傲娇却杀伐果断。文院中,一首沁园春独战天下文魁。被掠北方,却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让突厥女主对他刮目相看,礼送回朝。陛下十道圣旨催他入京,陆沉不为所动:“不好意思,我家小姐需要我。”京城风云,无意间却发现自己的身世竟然还藏着天大的秘密。看陆沉如何一步步成长,如何登临人生巅峰!
落魄少爷
寒门枭路
寒门枭路
谁为枭?哪有路?李睿穿越到大景国当天,父亲就被一个小小的皂吏扇耳光。挨了耳光的父亲还要去赔笑脸,送红包。记忆融合后,才知道,在大景国,铁匠是下九流,自己是铁匠的儿子。受朝廷官吏和学子歧视和欺负是必然。十年寒窗,参加科举,一举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对不起,你是下九流的匠户,没有参加科举的资格。无法“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那就“李睿报仇,早早晚晚”。你欺负我父亲,后果很严重。朝廷视我为下九流,后果很严
散言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当一个王朝传承两百余年,等待它的将是数之不尽的内忧外患。天启七年,木匠皇帝即将撒手人寰,信王由检被推上风口浪尖。内有权宦虎视眈眈,外有土司犯上作乱,眼见得两百余年的大明江山即将轰然倒塌,信王朱由检决定做些什么,护我汉人山河。
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