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一品权臣

第104章 皇帝赵佶的决断

大宋都城,汴京皇城延福宫,正是皇帝赵佶平日办公处理政事治所。

看着手中的三封奏折,赵佶的脸色也是喜忧参半。

他寄予厚望的童贯,率十万禁军出征,结果第一战,便在延津败北,折损两万人马,不得不退往白马渡口,重整旗鼓准备再战。

同样高俅率领的十万禁军,更是驻足不前,大半个月始终在怀州拖延。

高俅的奏章是这样说的,叛军田虎大军屯兵泽州,大军几次出击,皆因遇上洪水,而不得退回怀州,等待天气放晴再战。

对于童贯初战失败,赵佶虽然恼怒,但在见到童贯的请罪奏折,以及了解到战败原因。

皆是因前军厢都副指挥使高深,贪功冒进所致之时,赵佶当即下诏押解高深查办,至于童贯则只是稍稍训斥了一番。

这就是皇帝赵佶的态度,对于自己的宠臣,他的态度从来都是宽容大度,无论事情的轻重缓急。

“这个秦子扬啊,总是能够做出让朕预料之外的事情。”

拿起手中这封今早刚刚从范县六百里加急,送到京城的捷报。

赵佶脸色有些复杂的看了眼,下首坐着的太子赵桓,以及郓王赵楷。

太子赵桓是他长子,但性格懦弱,丝毫没有半点自己的气魄。

而郓王赵楷则无论是长相,还是琴棋书画,样样出类拔萃,甚至在糊名的殿试科考中,更是名列前茅,夺得头筹。

若不是为避嫌,赵楷那就是那一届科举殿试的头名状元。

而当时的赵楷还不到弱冠之年,如此麒麟子,赵佶岂能不偏爱。

“太子,你说说看,秦烈凭借七千厢军、乡兵,一举歼灭濮州三万叛军之事,究竟该如何封赏?”

赵佶之所以在延福宫召见两位皇子,当然也是有深意的。

“回禀父皇,儿臣以为,秦烈一年数迁,已经违背礼制,若是再升迁,难免招来非议。”

赵桓如实的把内心的想法说了出来,秦烈这一年从一名从九品县尉,到现在已经位列从六品奉直郎,可以说几乎是打破了大宋任官制度的常规。

“秦烈如今算来也是你的姻亲,太子你要避嫌,朕不怪你。”赵佶微微皱眉,对于太子的回答,明显是不满意的。

“父皇,太子说的对,也不对。按常规秦烈自然不能再升迁,但他临危受命,又在收复濮州战事中,表现突出,理应封赏,以示恩宠。”

郓王赵楷知道这次父皇,之所以没有惩罚童贯、高俅在前线的表现,自然是因为二人是宠臣。

但同样他赵楷也是功劳的,要不是他联合朝中的一帮老臣,为二人进行了开脱,皇帝即便是碍于面子,也要惩戒一二。

同样赵楷心中很清楚,父皇赵佶对秦烈十分欣赏,这个时候阻止他升迁秦烈,那只会让他难得因为胜利消息,带来的愉悦心情,再次添堵。

“哈哈,郓王说的有理,有功自然当赏赐。”对于总是能够揣摩到自己的心意赵楷,赵佶自是十分满意。

“不知郓王以为,该升迁秦爱卿为何职?”赵佶虽然心中已经有了决意,但还是笑看着赵楷问道。

“想必父皇心中已然有了决断,儿臣遵旨便是。”赵楷的回答,再次赢得赵佶的好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混世小侯爷
混世小侯爷
墨宁重生了,魂穿到了某个声名狼藉的小侯爷身上,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再多的好事,也洗刷不了我的骂名,只能靠搞搞发明,怼怼人才能维持得了生活的样子
咸鱼酸菜
三国之胜谋天下
三国之胜谋天下
他,穿越三国,搅动风云!铁骑横扫。改革军制、训练特种兵,经商种田,传扬新文化,远洋贸易、、、万邦来朝。悠悠岁月,尘封多少往事。青史惜墨,难写万千悲歌!英雄谁知?坟头青草。春生秋死,岁岁更替。滚滚铁流,碾碎栉比阴谋。穹高妒才,急唤英雄入梦!斩天谁敢?河间狂徒。白云苍狗,萧萧奔走。
胜凡夫子
汉末我为尊
汉末我为尊
赵华仰望着星空,心中暗暗的对自己说道“我来到,我看见,这群星璀璨的汉末,我要后世的人们都能铭记住我的名字,我要他们知道,这汉末,我为尊!”
戒酒好多年
隐唐
隐唐
简介:秦朗,一个中年理工男、高级工程师,出门丢个垃圾,不幸身穿大唐贞观。害怕让李二陛下发现自己的妖孽才华,努力地隐藏自己。为了生活的舒服安逸不得不诱导别人搞发明创造。不想战天斗地,不想高居庙堂,想法设法的抱大腿以求混吃等死,想方设法的推让功劳。只想安逸的苟在大唐过完一辈子……
假装快乐的石头
权唐
权唐
大唐天宝末年,莺歌燕舞的江南因为一个现代官员灵魂的穿越而变得暗流涌动,这只先知先觉并力求掌控自己命运的蝴蝶,双翼轻轻扇动,在风花雪月的吟唱中悄然推动着历史前进的车轮。——————————————————————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侠骨传金柝,红颜照铁衣。将军百战死,英雄无归路。天子坐明堂,吾为天子师。回首千年烟云,我的壮烈如歌如泣,我的权唐没有遗憾。《权唐》书友群437855842
格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