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第194章 湛若水

中年文士本能地抬起双手,挡在了自己的面前。

可过了许久,想象中的痛感都没有袭来。

等他睁开眼看去,一只宽厚的手掌挡在他面前牢牢握住了唐伯虎的拳头。

“既是同道,何必如此大火气?”

一个身材瘦削,有着一对大耳朵的老人说道。

唐伯虎双眼一眯,双拳之上,罡气外放,一股无形的气浪,在两人周身一尺范围内形成。

老人哑然一笑,反手化掌为拳,一手寸劲四两拨千斤将唐伯虎击退了三步。

唐伯虎有些愣神,刚才和老者对拼的时候,他的一身罡气如泥牛入海。

“湛先生,今日是来讲心学的吗?”唐伯虎有些戒备地问道。

朱厚熜也顺势看了过来。

来人,正是与王阳明齐名的湛若水,享誉天下的大儒。

“非也,我受老友之邀,为百姓开讲理学”湛若水笑着捋了捋胡须,一步跨出站定了高台中央的位置。

朱厚熜也露出意外之色。

湛若水本为翰林院庶吉士,彼时王阳明刚好当上兵部武选司的主事。

二人一见如故,彼此欣赏,很快就成了至交好友。

正德十年湛若水母亲去世,他自此离开朝堂以养病为由隐居西樵山。

他在西樵山着书立说,兼容心理,荟萃古今,自成一家。

正德十六年,武宗皇帝驾崩,杨廷和力邀他到翰林院任职。

湛若水虽然属于心学一流,依旧带着理学的底色。

当今文坛,能与王阳明打对垒的,除他之外再无他人。

之前朱厚熜没有想到他,是因为他归属心学又是王阳明的至交,断然不会在此时悖逆大势。

朱厚熜望向一侧的廊台,想到杨廷和等几位阁臣,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介夫兄如何请动湛若水?”费宏惊讶地问道。

杨廷和淡定一笑,“无他,论辩之真意尔”

抛开国子监大论背后的政治博弈不谈,这场论辩确实是大明开国以来罕见的大手笔。

杨廷和当了十几年首辅,对于人心的把握炉火纯青。

他知道湛若水不会公然与王阳明为敌,但也不会因为好友而背弃自己的道路。

远的不谈,两人关于格物致知就分歧颇大。

“湛若水来了也好,现在也只有他能和王阳明“硬碰硬了””毛纪赞同地说道。

朱厚熜听不到廊台上的对话,但一番思索之后也猜出了湛若水的来意。

湛若水来与不来,都不影响这场大论最后的走向,但至少能给理学一个体面的台阶。

唐伯虎脸色古怪,背着手走下高台。

方才一番试探,他敢肯定湛若水这个老头已经达到了通神之境。

在此之前,他在梁储家中与湛若水有过交谈,那个时候对方还是一副垂垂老朽, 走两步路就要喘口气歇一歇的状态。

他的心中暗自嘀咕,“也不知道是谁开了这个坏头,一个比一个能装!”

湛若水从容开讲,各种道理信手拈来。

不同于王阳明,直截了当,开门见山。

他更喜欢以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启发人,让人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感悟世间道理。

正所谓随处体认天理!

百姓们听得入神,时不时被一两个故事逗得捧腹大笑。

士人学子也频频点头,只是时间久了,心中也有些百无聊赖的感觉。

王阳明讲学像是推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而湛若水却仿佛“老生常谈”。

他们都明白的道理,何必再重复一遍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燕风华
大燕风华
生逢乱世,命如草芥,庙堂腥风血雨,边关烽烟四起。当顾玉尘再次踏入这巍巍临安,当玄策大旗再度飘扬在大燕的国土之上......从龙平戎定江山,千秋功业付此谈!
千秋随笔梦
唐朝那些事
唐朝那些事
本作者遍查历史记载,尊重史实,又回避了史书的枯燥粗略乏味,用生动精彩的细节描述,讲述了从隋朝后期,群雄并起,唐朝兴起,从唐初到盛唐到晚唐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尧天舜日
女皇家的小白脸
女皇家的小白脸
前女友是女皇,荆秀的人生注定了要充满折腾,既然躲不过前女友的热心关怀,只能软饭硬吃了。这软饭吃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它不香嘛?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请勿模仿。
笑轻尘
夏启
夏启
十六岁的夏天,启遇到了她,以人的身份开始生活。十九岁的夏天,启以北斗立誓抛弃一切,以求踏上帝山之巅()
斩天踏道
大明:重八啊,我只想躺平摆烂
大明:重八啊,我只想躺平摆烂
柳阳穿越大明洪武年间,做梦都没想到,身为一个小小的县令,却因为带动了全民经济让老朱给盯上了。“老朱!这县令我不当了,你放过我吧!”老朱急了,“别啊,兄弟,你要是觉得委屈了,给你升个官啊,再给咱家造个那个什么永动机呗!”柳阳急了,“这官谁爱当谁当,我要去勇闯天涯!”“兄弟,别走啊,天下都给你,你说的坦克大炮也来一打呗?”
四页菡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