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第152章 学宫卷

残月如钩,伴着点点繁星。

严嵩第一次走进了紫禁城,在走过文渊阁前的石桥时他情不自禁地抬起了头。

虽然月光不怎么明亮,牌匾上的文渊阁三字比起白日也暗淡了许多,严嵩却依旧心情激动。

他那接近衰老的身体里一颗炽热的心正剧烈地跳动着,不同于科举时惴惴不安,也不同于遭遇宁王叛乱时惊慌失措,这是一种遭受现实毒打之后发自骨子里对权力的渴望。

他看了看紧闭着的精雕木门,心中陡然生出一种想要推开的冲动,但下一刻他就将头微微低了下去。

眼下还不是时候!

“麦公公,不知陛下让我到文渊阁有何指示?”严嵩问道。

麦福笑了笑,手指了指文渊阁东阁的方向,“到文渊阁,自然是看书去。”

严嵩心中困惑脸上却显露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我幼时家贫无书可读,今日能到这天下最负盛名的藏书之所,也算是我的荣幸了。”

麦福闻言不由得感同身受,他也曾经为了出人头地苦读诗书,甚至不惜遭人毒打也要借书去。

只是后来命途多舛时运不济,机缘巧合进了宫中。

麦福瞧了瞧自己大红的官服,心里那淡淡的失落也逐渐散去。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伴,如果不是进了宫自己还遇不到陛下。

“咔——”

文渊阁的大门被麦福缓缓推开,映入眼帘的便是整齐罗列的书架。

香樟木制成的书架一排一排陈列在屋内,每个架子都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书籍。

严嵩进门前还在思索皇帝话里的意思,可到了文渊阁就情不自禁被那浩瀚的书海吸引。

没有哪个文人能拒绝这种诱惑。

就好像天下的山珍海味摆在了食客面前,此时不动手还等什么。

严嵩眼中渴望的眼神只是一闪而过,他随即拱手道:“麦公公,不知陛下让我看什么书?”

麦福淡淡一笑,“《永乐大典》,学宫卷。”

严嵩喃喃自语道:“永乐大典,学宫卷?”

他读了几十年诗书又在乡下潜心研学,对于传说中的永乐大典也略知一二,可从来都不知道有什么学宫卷。

好在严嵩反应极快,一下子就联想到了之前朝廷打算建立三宫的构想。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道亮光试探性地问道,“麦公公所言的学宫,莫非是学道理三宫?”

“然也。”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严嵩内心的疑惑却是更深。

虽然他早就料到会被皇帝召见,但从来没想过是因为三宫。

在他原来的设想中自己应该扛着皇权的大旗,狠狠地敲打藩王借此获得皇帝的青睐进而拥有上升的资本。

严嵩虽在南京却时刻关注着朝廷的大政,他曾经不止一次地思索自己该如何快速地获取权力。

而要想谋夺权利,就必须要做弄潮儿。

可惜他在朝廷上毫无势力,那些决定国家方向的大政已经有人主持。

严嵩绝非坐以待毙之人,他想到了一个别人敢想却不敢做的事——挑战藩王。

并非他头脑发热一时糊涂作出的决定,而是深思熟虑之后的谋划。

藩王身上最大的护身符是祖制,而祖制现在成了当今陛下手中的利剑。

其次陕西李隆叛乱背后藏着藩王的影子,再加上之前宁王叛乱的潜力,陛下一定会对藩王动手。

藩王在别人眼中是烫手的山芋,在他严嵩眼中却是难得的机遇。

只是现在……

他的计划似乎要被全盘打乱了。

“严郎中可要抓紧,半个时辰之后陛下就会召见。”麦福轻声提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燕风华
大燕风华
生逢乱世,命如草芥,庙堂腥风血雨,边关烽烟四起。当顾玉尘再次踏入这巍巍临安,当玄策大旗再度飘扬在大燕的国土之上......从龙平戎定江山,千秋功业付此谈!
千秋随笔梦
唐朝那些事
唐朝那些事
本作者遍查历史记载,尊重史实,又回避了史书的枯燥粗略乏味,用生动精彩的细节描述,讲述了从隋朝后期,群雄并起,唐朝兴起,从唐初到盛唐到晚唐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尧天舜日
女皇家的小白脸
女皇家的小白脸
前女友是女皇,荆秀的人生注定了要充满折腾,既然躲不过前女友的热心关怀,只能软饭硬吃了。这软饭吃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它不香嘛?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请勿模仿。
笑轻尘
夏启
夏启
十六岁的夏天,启遇到了她,以人的身份开始生活。十九岁的夏天,启以北斗立誓抛弃一切,以求踏上帝山之巅()
斩天踏道
大明:重八啊,我只想躺平摆烂
大明:重八啊,我只想躺平摆烂
柳阳穿越大明洪武年间,做梦都没想到,身为一个小小的县令,却因为带动了全民经济让老朱给盯上了。“老朱!这县令我不当了,你放过我吧!”老朱急了,“别啊,兄弟,你要是觉得委屈了,给你升个官啊,再给咱家造个那个什么永动机呗!”柳阳急了,“这官谁爱当谁当,我要去勇闯天涯!”“兄弟,别走啊,天下都给你,你说的坦克大炮也来一打呗?”
四页菡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