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了!”
白牡丹盛了几碗饭,深情的望了一眼细心钻研画作的李翰林,笑道。
“看来这五百五十万两没白花,你哥开始坑老子了!”
李翰林笑着说道,但内心其实也有那么几分担忧,生怕朱棣一招不慎导致满盘皆输。
“遇到你这样一个坑货,哥哥估计也是没有办法,如今我们小孩都有了,为了保护我和他侄儿,他只能选择欺骗父皇。
说到底,我们真得感谢他,如若没有哥哥,我们今生都没几乎享受这天伦之乐!”
说话间白牡丹起身,摇了摇摇篮中的两个孩子,说道。
李翰林点了点头,看了一眼李若水,又看了一眼白牡丹,心中甚是满足。
.......
1392年,朱标巡抚陕西,归来之时不幸染上了风寒,十几位太医救治无效,濒临绝望之时,他拿出了李翰林当年给他的神药。
想起李翰林,朱标有些内疚,因为他死之后自己也未能去燕北看望过他一眼,正当他拿着瓶子准备将白色粉末一饮而尽之时,王妃一把打掉了那瓶神药,
神药在空气中散落一地,朱标眼神中满是绝望,大叫三声:
“天意!天意!天意!”
王妃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她还以为是朱标想自尽,当闻到空气中药粉的味道之时,他似乎知道自己错了。
朱标念完三句“天意”之后喷出一口血,而后一命呜呼。
大明的首任太子便这样仓促的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朱标一生勤政爱民,太子之位给他更多的是压力而不是享受,正式接管政事之后,他学习朱元璋的勤政,几乎没有休息。
这年八月,朱标葬孝陵东侧,即明东陵,谥“懿文太子”。
太子一死,大明的政局便开始变的动荡,只是这种动荡不是明面上的,更多的是各地的藩王政权夺势。
朱元璋其实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太子朱标一死,他一边思考着立储之事一边又思考着如何控制他那些皇子们。
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最不想看到的其实就是皇子们的争权夺势。
朝堂之上,大臣分为四五派,每一派都分别支持一个藩王,但论呼声,晋王、燕王的呼声最高。
如果真要在晋王和燕王中做一个选择,朱元璋倒是很容易决定,但他的内心更偏向于另一种想法,这也是两位朝廷重臣提出来的意见。
历史证明,废长立幼往往会酿成祸端,朱棣是庶出且是四子,如果急朱棣为太子,那燕王之上的两个哥哥肯定会有意见,与其这样,倒不如立朱标的二子朱允炆为皇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