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

第149章 校场点兵

“何事?”

“晋王与燕王会兵,今日是沙场点兵将,三军全部得到,这是规矩。

其他将士凌晨便去了,但燕王念大人长途奔波,让小人今早再叫您。”

感受到这样贴心的关照,李翰林心中一暖,而后回复道:

“小哥稍等,我马上便出发!”

李翰林慌忙穿上衣服,白牡丹和李若水替他简单梳洗,便跟着军士快速离去。

校场外头狼烟滚滚,黄尘漫天,集结了不少人,不下于二十万,这场面跟史书记载中的一模一样。

校场点兵是大事,一般点兵完毕之后第二日便会出征,由于李翰林先前不是军官,现在也没有正式任命,所以还是一袭布衣。

环境陌生,李翰林也不知道站在哪里,只能与士兵站在一起,自己现在的身份和将军们站在一起肯定不合适,哪怕这个将军只是个总旗。

中军大营木台之上站着两人,一人是燕王朱棣,而另一人年纪稍大,想必就是三皇子晋王。

两位皇子之后还站着一些人,而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燕王和晋王的家臣。

点兵的吉时马上便到,朱棣翘首观望却始终没看到李翰林。晋王见朱棣似乎在等人,问道:

“还有谁没来吗?”

“我的福将,中军参谋!”

晋王噗嗤一声笑了笑,一个中军参谋都是福将,那这二十几万人马中的福将可太多了。

朱棣没有理会晋王而是继续观察,终于发现人群中躲着的李翰林。

“翰林,到上头来!”

朱棣遥呼。

底下众人互相看了看,不知道这“翰林”是何人物,见他从兵士中走出,众人皆是一惊。

燕王的座上宾都如此低调?

李翰林低着头十分低调的上了高台,见了燕王和晋王,行了个大礼:

“燕王好......

晋王好......”

朱棣满意的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到身后去,反而是晋王却死死的盯着他,仿佛看怪兽一般。

吉时已到,校场击鼓,朱棣拿出圣旨,大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北元骚扰边境,民不聊生,朕特派晋王、燕王替王出征,荡平北元.....”

“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棣念完圣旨之后又从身后拿出一本黄色本子递给晋王,本子中所列之人皆为出征之人。

晋王对燕王的部卒并不熟悉,只能对着本子照念,每念到一人都会有人上前领取武将令牌。

燕王部卒的武将和谋士晋王整整念了三十人,最后一个才是李翰林的名字。

名册所列一般都是按照军功排序,李翰林排到最后一位就说明他完全没有军功,当晋王念到他的名字之时,有些武将一番嘲笑。

面对这样的嘲笑李翰林倒也没生气,在军中地位都是用军功慢慢攒出来的,现在没有军功并不代表以后没有军功。

晋王点完燕王部将之后便开始点本部的部将,待本部部将点完之后便开始点兵。

点兵自然不是一个个点而是一个总旗一个总旗的点,名册在列之总旗便随燕王与晋王出征,名册之外之人则镇守燕北,防止敌人偷袭燕北。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品赘婿
一品赘婿
商业巨擘李秋远车祸身死,意外重生大晋,成为贩盐世家的长房赘婿。李秋远本想安分守己,心安理得的过自己的小日子。没成想,阴谋算计,夺权争位,他不得不舍身旋涡,数次力挽狂澜于大厦将倾,扭转败局。且看一代赘婿,登朝堂,成就一品。
百无一用
重生周隋之际
重生周隋之际
这是一段发生在南北朝末年的故事,时值北周灭齐,文风较诙谐。
采莲的何田田
极品布衣
极品布衣
穿越成古代寒门,家里穷得连窝头都吃不起,李青山大显身手的时候终于到了!什么,打猎还要用长矛?爷有诸葛连弩!不会吧,不会吧,不会还有人不知道生铁锻钢吧。都什么年代了,还没人会用扦插和嫁接法种地?李青山一拍脑袋,“我忘了,这还是古代呢。”有军士入账:“禀告大人,西凉军八千人东进!”李青山挥挥手,“派咱刚练好的八百神机营,用我新发明的陪他们玩玩。”有谋士入账:“主公,封疆大吏陈宇成、镇北王爷秦雄关,还有
开推土机的派大星
还说你不是女帝,你都怀孕了!
还说你不是女帝,你都怀孕了!
【女帝+历史+权谋+爽文】许烁一朝穿越,得来个功高震主的大将军老爹,他自此纨跨逍遥,只想做个二代!可便宜爹为国征战之际,他却突然被女帝诏进了宫……,帮女帝,撑起这一片天下!
三三
大商川行军
大商川行军
直到见到王位上那个威武的男人,他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这个男人计划好的。本就没有什么天命,本就是这个男人默默地在背后推动了一切的发展,为了华夏文明能够延续下去,更为了炎黄子孙能够万世不衰,这个男人宁愿背负万世骂名,也要做一件罪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而这一切的转折,竟然就在他身上……
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