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

第123章 宝庆知府

“新化县令李翰林接旨!”

“臣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李翰林治理新化有功,特命其担任宝庆知府!钦此!”

完了?

没有什么形容词和修饰词?

以前的圣旨都很是复杂,搞一长串屁话之后再说重点,今日这圣旨如此简单,李翰林还有些不适应。

宝庆知府那岂不是四品官?这是连升两级啊?这绝对是大升,值得包下整个醉香楼庆祝庆祝。

这种晋升方法只有在电视剧中才可能出现,知县想要担任知府衙门的主官至少要有府同知的经历,换句话说市长没没搞过直接搞市委书记,这不合乎逻辑。

“李大人,愣着干啥?还不领旨谢恩?这可是皇上他老人家惜才,亲自下得命令。”

李公公妖媚的说道。

李公公这么一解释李翰林总算清楚了其中的道道,他就说吏部不可能下达这样的任免决定,按照吏部的规矩,李翰林这个知县即便是在新化的政绩再突出也顶多任府衙的同知或者通判,直接一步到位的县令少之又少,哪怕是中间有人操作也不例外。

在古代,什么事情都你可以急于求成,但升官这件事情如果急于求成会害死不少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明朝的官吏选拔与任用制度的约束。

“是,臣接旨!”李翰林十分尊敬的将太监手中的圣旨接过,而后示意李公公到后堂就座,与此同时下人也送来了干毛巾,李翰林现在虽然摇身一变成了四品官,但依旧殷勤的将毛巾奉上,顺便问道:

“公公,下官有一事不明,下官这官升的有些太快了吧!”

尽管已经猜到了几分答案,但李翰林天生就是个爱刨根问底之人,没搞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这官他做的不踏实。

想当初教书之时为了搞清楚外语组新来的那名年轻的外语老师为何人长的漂亮且书也教的好,硬是将人家骗上了床,刨根问底之后才搞清楚人家为何人美业务好。

当然,最后李翰林也得出了答案——基因好!

只是后来不走运,这外语老师一不小心竟然怀孕了,于是李翰林又得出了另外一个答案——这女老师不仅基因好而且还是易孕体质

想到这,李翰林差点被他刨根问底的学术精神深深佩服。

“李大人难道还嫌官升的快?真是个憨厚的人,你这个年纪的四品官京城一抓一大把,在京城绝对不算快,但在地方.......是有些快。

李大人除了是新化县令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六品的翰林院侍读的身份,六品官升四品官其实也不违背吏制,但李大人之所以能顺利迈过知县到知府这条鸿沟,太子殿下的举荐也异常重要,若不是皇上采用了太子殿下的意见,您怕是没有这个机会!”

李公公慢悠悠的道。这件事满朝文武都知道,本就不是什么机密,再说太子现在巡抚湖广,他的建议谁敢多一句嘴?谁有他了解湖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品赘婿
一品赘婿
商业巨擘李秋远车祸身死,意外重生大晋,成为贩盐世家的长房赘婿。李秋远本想安分守己,心安理得的过自己的小日子。没成想,阴谋算计,夺权争位,他不得不舍身旋涡,数次力挽狂澜于大厦将倾,扭转败局。且看一代赘婿,登朝堂,成就一品。
百无一用
重生周隋之际
重生周隋之际
这是一段发生在南北朝末年的故事,时值北周灭齐,文风较诙谐。
采莲的何田田
极品布衣
极品布衣
穿越成古代寒门,家里穷得连窝头都吃不起,李青山大显身手的时候终于到了!什么,打猎还要用长矛?爷有诸葛连弩!不会吧,不会吧,不会还有人不知道生铁锻钢吧。都什么年代了,还没人会用扦插和嫁接法种地?李青山一拍脑袋,“我忘了,这还是古代呢。”有军士入账:“禀告大人,西凉军八千人东进!”李青山挥挥手,“派咱刚练好的八百神机营,用我新发明的陪他们玩玩。”有谋士入账:“主公,封疆大吏陈宇成、镇北王爷秦雄关,还有
开推土机的派大星
还说你不是女帝,你都怀孕了!
还说你不是女帝,你都怀孕了!
【女帝+历史+权谋+爽文】许烁一朝穿越,得来个功高震主的大将军老爹,他自此纨跨逍遥,只想做个二代!可便宜爹为国征战之际,他却突然被女帝诏进了宫……,帮女帝,撑起这一片天下!
三三
大商川行军
大商川行军
直到见到王位上那个威武的男人,他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这个男人计划好的。本就没有什么天命,本就是这个男人默默地在背后推动了一切的发展,为了华夏文明能够延续下去,更为了炎黄子孙能够万世不衰,这个男人宁愿背负万世骂名,也要做一件罪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而这一切的转折,竟然就在他身上……
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