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殿下,正如你所猜测的那样,老百姓为了表示感谢,这个水库就是以下官的名字命名的。”
巨石之上的四个字明显有些时日,不像是刚雕琢的样子,再说李翰林也没有这个神通,能在一夜之间派人老这里搞出这么一块石雕。
翰林水库!
老百姓能够以县令的名字来为水库取名,足可见县令的德高望重,想到这,朱标心中所有的怀疑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更多是敬佩。
就在众人视察之时,王爷山三个里的里长闻讯赶来,看到李翰林后立马行礼:
“拜见青天大老爷李大人.......”
这句青天大老爷叫的好啊,此刻能够这样称呼可给李翰林长了大脸,但太子在这,李翰林还是没有把兴奋写在脸上。
“三位里长,这位是太子殿下!”
太子.....
三个里长双腿都开始打哆嗦,一位年轻的里长直接吓尿,裤裆那一块瞬间湿了.....
“太太太.....子殿下千岁......草民......”
即便是领头的老里长此刻也开始打结巴,心态崩的一塌糊涂......
朱标最为亲民,见老者吓成这副模样,亲切的握着老叟的手道:
“老大爷莫怕,和您一样,本宫祖辈都是农家子弟出身,没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个太子嘛......”
古今的帝王都有一个习惯,那便是亲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才能得民心,很显然,朱标很明白这一点。
相比于李翰林,闻讯赶来的三个里长才是王爷山农业飞速发展的最好的见证人,朱标也懒得问李翰林,直接和这三个里长坐在水库堤坝上闲聊起来。
面对太子的“闲聊”,三个里长很是老实,几乎没有任何隐瞒,借此机会朱标将王爷山的状况了解的一清二楚,时不时对李翰林投去赞赏的眼光。
三个里长讲的其他事倒也不让朱标震惊,让他震惊的其实是李翰林扳倒新化第一大势力宁家、返还农夫所有被兼并的土地、给百姓发真金白银的福利、鼓励并补贴养稻花鱼等事。
难怪这个县令连知府都敢打,这样有魄力和能力的且视金钱如粪土的县令整个大明有几个?这就是能人啊,能帮助大明改变国运的能人。
此刻,朱标再也掩饰不住自己内心的敬佩。
昨晚还以为李翰林是在逢场作戏、弄虚作假,如今见了新化原本最贫穷落后的王爷山都能发展成这样,他还有什么质疑?
眼前的这位七品县令正如朱元璋所猜想的那样,绝对是能人中的能人,朱标也意识到,这样的人应该拉拢,应该给之恩惠,让他今生死心塌地的辅佐自己。
“李翰林接旨!”
圣旨?这里传达圣旨?李翰林一脸懵逼。
眼前的这位大爷可是太子,总不可能无聊到假传圣旨吧,想到这,只能战战兢兢的跪下,见李翰林“啪”的一声跪了下去,周围的几百人除了太子朱标之外也一齐跪地,见圣旨如见皇上,这可开不得半点玩笑。
“新化县令李翰林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