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姐姐的闺名可是叫仙佑?阿婆又问。
小青摇了摇头,不再说话,两眼盯着阿婆。
阿婆见小青警觉,忙解释道:“哦,老婆子随便问问,夫人莫怪。我是见你姐姐和许官人心善,人也长的好,不同寻常,是大贵人。因而好奇心起,打听打听。”
小青因之前的谣言之事,对这种长舌妇般的乱打听甚是反感,也实在不想跟一个不熟之人谈及自家的私密之事,何况姐姐的亲生父母是谁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因而淡淡道:“原来阿婆还会相面啊。我和姐姐不是什么大贵人,我姐姐打记事儿起就没见过自己的父母,据说当初逃难的时候死了。姐姐自小跟着师父,我师傅心善,姐姐自然也心善。”
“原来夫人的姐姐也不是蜀地土生土长的?那她是从哪里逃难逃出来的?”阿婆又紧接着问道。
小青直视着阿婆:“婆婆像是对我姐妹特别关心?”
阿婆有点尴尬道:“哦,老婆子也是早年逃难逃到这里的,同是天涯沦落人,就多嘴问一句,没准儿我们还是同乡呢。”
“那阿婆是从哪里逃难来的?”小青反问道。
阿婆愣了愣,似乎在努力回想什么。正在这时,怀里的孩子哭了,小青忙接过来哄了一阵。抬头见阿婆还在发呆,便抱着孩子先走了
小青边走边在心里道:这阿婆,好生奇怪,每次见面都要问东问西,真不拿自己当外人。想到这里,又想起了自己丢失的玉钗。上次问玉钗,问我的身世,然后玉钗就不见了,这次又问姐姐的身世,却不提玉钗了。如此看来,那玉钗多半是阿麦拿回家了。可她既然得了玉钗,又来打听干什么呢?难道……?
想到这里,小青快步回到家里,给孩子换好尿布哄睡后,她看了看自己的梳妆台,还是没看到那支玉钗。想了想,她来到姐姐和许宣住的房间,找了一圈,果然在姐姐的梳妆盒最里面找到了那对儿玉钗。
小青拿着玉钗走到门口,看着院子里忙碌的阿麦,若有所思:姐姐那日明明找过了没找到,如今却自己跑出来了。若说是姐姐上次大意了,我的这支怎么会也出现在姐姐的房里?定是阿麦拿去又还回来无疑了。大概姐姐最近不在家,而我常在房里,她没有机会进我的房间,只好一起放在姐姐的房间了。
可她既然拿去又还回来,证明她们图的不是玉钗。那她们到底图什么呢?阿婆一直问我们的身世,难道这玉钗跟姐姐的身世有关?可按师父所说,那玉钗原是猛太后之物,孟太后得这玉钗时,姐姐都还没出生,猛太后也并不认识姐姐,这两者之间完全没有关系。况且这人和物都是宫中的,跟这江州的一个老婆子有什么关系呢?她说她也是逃难来的,那她是从哪里逃来的呢?她会不会知道姐姐的身世?
想了想又不禁自言自语地摇了摇头:不可能。玉钗跟姐姐的生世无关,即便她知道姐姐的生世,也不会对玉钗这么好奇才对。若是知道玉钗的来源,就不会对我们的身世好奇,把两个不相干的人和物联系在一起,定是她们认错了人或物……又或者,她知道玉钗的来源,因而对我们的身份产生了怀疑?小青又想起了当初秦桧因为认出四件宝物怀疑姐姐是盗宝之贼的事了,心里隐隐不快。难不成又怀疑我们偷了她家的钗?定是这样,怎么可能!
想到这里,小青觉得似乎一切都解释得通了。反正如今玉钗已经还回来了,她一个老婆子谅也不能把我们怎么样,便不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