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皇后年过四旬,风韵犹存,脸上一丝皱纹也没有,保养得极好。
她穿着奢华荣贵的帝后华服,亲手端着托盘上的燕窝,浅浅微笑而来。
身后的宫女太监自觉的没跟上,落在了御书房外。
“皇上又有烦心事了?
臣妾亲手熬的燕窝,快来尝尝。”
皇帝皱眉,眼底闪过一丝浅淡的厌恶,随后便是片刻的茫然和呆滞,眉头深锁,缓慢走向玉案之后坐下。
白皇后来到跟前,笑意盈盈的亲自吹凉燕窝,语气轻缓柔和的开口:“皇上,臣妾与您年岁都不小了,凡事别太在意。
你瞧臣妾,每日里吃好喝好,该管的事上上心,不该管的,睁只眼闭只眼,儿孙自有儿孙服,只要不互相残杀,您呀,就看开点吧。
张嘴,臣妾喂您吃。
啊……”
皇后的声音轻缓柔和,软绵绵的让人昏昏欲睡。
皇帝眼里的负面神色消失不见,乖巧的张嘴喝起了燕窝。
“明日臣妾再给皇上熬人参粥,换着花样吃,这样身体才会好。
今日的血燕是大燕皇家贡品,也不知鸿儿是如何搞到手的,这不,都给送进宫来了,非要让臣妾亲手熬了给陛下送来呢。”
轩辕鸿,大皇子,皇后所出,身体天生羸弱,所以很少在朝中露面,也曾说过,对朝中之事不感兴趣。
皇后并非皇帝所爱良人,帝后关系也不太好。
但这几年皇帝离不得皇后,几乎日日都吃她做的羹汤才会心安。
皇后也算贤慧,每日动手不厌其烦,变着花样,几乎每日此刻都会送来羹汤,或亲自喂皇帝服下,或是看着他吃完。
雷打不变已有三年。
一碗燕窝下肚,皇帝的眼神慢慢变得温柔起来,示意皇后与他一同坐在玉案之后,把这几日传来的消息缓缓道出。
皇后听得认真,浅笑不语,乖巧得如同聆听他人诉苦的好心人。
皇帝说完,脸上的愤恨浓烈无比,竟然是对轩辕墨的。
“这个逆子,好端端的非要生出歪心思,圣手医仙的弟子,即便不指给老四,也轮不到他。
你瞧瞧他做的好事,偏生带着医仙关门弟子,被什么望月楼逼得不知所终。
你让我如何与江南慕容家交代?
医仙关门弟子,便是下一任皇家御药的供应人,朕都要捧在手心的人才,他倒好,偏偏连累了人家。”
皇帝怒不可竭的说道,皇后面色不变,端庄大方,身子贴近皇帝,轻轻给他顺气,说道:“陛下消消气,小孩子嘛,怕是看对眼了才带在身边。
老九快十七了,该成家立业了,你也不要太苛刻,都是自己的孩子。
臣妾如果没记错的话,左相之女谢含香与小九是有口头婚约的。
陛下如果担心老九这孩子欺负了医仙弟子,等他回来啊,臣妾亲自找丞相夫人商议,把两人的婚事定下来。”
这话一出,皇帝立马点头:“朕差点把这事给忘了。
是该提上日程了,别等改日,你这就传信出宫,让左相夫人进宫与你商议吧。
婚事乃朕亲口许诺。虽无媒,也无凭,想来左相也不敢不认。”
白皇后脸上蕴满了笑意,乖巧的像个大号的猫咪,又陪皇帝说了会儿话,这才离开御书房。
她走后片刻,皇帝眼底重新浮上阴霾,候在一旁的太监飞快的走出御书房看了一圈。
又打开后窗户瞧了瞧,没有异样后,忙拿出几粒药丸给皇帝服下。
“陛下,皇后娘娘每日来的时间越来越长了,在这么下去是不行的,得想想办法。”
太监担忧的说道。
皇帝吃下药丸,深吸一口气,冷冷的道:“她一直想要老九死,为了护老九,这些年朕都做了什么?
那孩子恨朕就差没弑君了,如今还想左右老九的婚事,岂有此理。
保福,你务必想办法破坏丞相千金与老九婚事。
我答应过他母妃,婚事由他自己做主。”
保福公公点头,又给皇帝倒了一杯茶,继续道:“老奴醒得,陛下也不必伤神,九皇子殿下是个好样的,定会化险为夷,不会有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