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西大山深处的绝顶山上,有一个古老的村庄,四面高山环抱。
站在高高的山上俯视村庄,清一色木屋,犹如掉落在高深莫测的枯井底下那一片片的树叶,是那样的小!
村子里只有一条麻石小道与外面的大千世界相通,就像是从一口巨大的枯井里凿出一扇千丈高的小门,小门与麻石小道连接起来,就这样井底的村民与外界联系起来了。
这里,山高林密,木材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木材成了这里不可替代的建筑和生活材料。老百姓的住房是清一色的木屋,木屋上的瓦片也是由杉木皮做成的;就连居民吃饭的碗也是用木雕成的,锅盖、洗澡盆、洗脸盆等等也是用杉木打成的…
这里的居民都是清一色的刘姓苗族人,他们是共祖宗的。
不知是在哪个朝代,他们的老祖宗看上了这口与世尘封的″枯井\!也许老祖宗是某个朝代的高官,只因不满朝政而惨遭皇帝抄家甚至抄宰,他带着家眷躲到这里来了;或许是老祖宗为了躲避战乱而举家迁徙到这口″枯井″之底,也许…
总之,这口枯井之底的居民应该有着共同的先祖。
这里交通闭塞、与世隔绝,许多老人只知道有明朝,不知如今是民国,也许这族人早在明朝就在此定居了。
千万别小看这口″枯井″了,里面容纳着一千多男男女女呢。”井底\百姓虽然过得艰难,可生活却也无拘无束,远离硝烟的战场,过着自给自足的安定生活,人们易于满足,只要有一口饭吃就满意了。
″枯井\里最繁忙的季节当数秋天了。这里地处高山,红茹自然是秋收作物之首,这个季节里,男男女女在忙着抢收红茹。
每天,天刚麻麻亮,男人们便在女人那″快起床″的吆喝声中搓揉着那没睡醒的双眼,迷迷糊糊地跟随着睡在自己身边的女人起了床。
这里的水贵如油,女人从木制水缸里舀一小瓢从老远的地方挑回的水,小心翼翼地倒入瓦罐中,生怕洒出一点水来。
她盖上瓦盖,然后往灶膛里塞上一大把干枯的棍棍柴,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柴,女人们是不珍惜柴火的。
柴多火旺,瓦罐里很快冒出了″青烟\,水热了。
女人为男人倒上热气腾腾的洗脸水,男人将热呼呼的脸帕往脸上一铺,呀,多爽啊!老舒服了,爽到脑子深处了,瞌睡虫惊慌地逃得无影无踪了,人也清醒过来,顿觉精神振奋,力量倍增!
于是男人匆匆洗几把脸,赶紧挑上工具上山挖红薯去了。
女人则留下来,她要抓紧时间做好一日三餐的饭菜,然后带上两餐的饭菜上山。
山上劳作的男人早已饥肠辘辘,一见女人提着饭菜上来,赶紧丢下锄头,三步并作二步乐癫癫地迎了上去。
″饿死我了!\男人伸手揭开铺盖在饭篮上的布帕子,拿着一个还有热气的红茹就往口里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