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源不断的输送顶尖的人才。
通过一种联盟的形式,将各武大的学校联系起来,摆脱了外国那种小团体的缺点。
虽然大家都是同一个层次的,但是院校不同,圈层不同,闹矛盾纠纷是常有的事。
更多的是以学校为团体的抱团。
整体产生的凝聚力其实并不够强。
很简单的道理,大家应该知晓。
但高校联盟的出现,却是很好的改善了这种情况。
其实官方不是没有考虑过将高校联盟纳为官方机构,但经过多方讨论,还是保留了高校联盟的组织结构。
同年代的年轻人自治,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制造出运超人想象的归属感与竞争感。
毕竟这种只吸纳一小撮人的机构还是会惹非议的,但放到一群学生上就不一样了。
归属感与竞争,这是其二。
有人就会担心高校联盟会不会高特权,一家独大。
但其严苛的纠察体制与高度自省的道德品格要求,就能将绝大部分心怀鬼胎之辈给拒之门外了。
更何况官方没想到这个问题吗?
能够存在近两百年,就足以窥见二者的关系了。
更形象的说法是,高校联盟是预备役。
当然,这只是民间的说法。
高校联盟的成员是大四毕业后就自动退出了。
总体上能保持活力,一直是个年轻的团队。
在提到高校联盟的时候,卢开阳第一时间并没有退缩,尽管民间有所传言。
但他是嗤之以鼻的,都是二三品,我仗着人多都能压死你。
这是他面对叶汝贤的底气。
不过,显然是错估了叶汝贤。
敢一人独战,从侧面来看还不能说明什么吗?
但在利益面前终究是迷昏了自己的眼,以至于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有300%的利润,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这句话适用于绝大多数的场景。
在我们埋怨或者说是处于其他各种情绪时,无非是获得的好处不够。
但过度贪婪,就会埋葬自己。
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你怎么去使用。
使用得当,自然是无往不利。
使用不当,那划伤自己乃是常有的事情,至于丢掉性命,那还少么?
世事无常,但终究是有个度的。
对于眼下的李明来说,处境依旧不好。
“我拼死拼活的,得到了土之本源,但又有什么用?”
李明把玩着手里越来越近似钥匙的地图,一边赶路,一边埋怨。
第一时间自然是欣喜的,哟,这个晶体倒是挺漂亮的。
顺利的勾起了他的欲望。
可就在他要行动之时,却发现丝毫反应都没有。
就像裤子都脱了,却猛然发现,最后一层怎么也脱不掉。
经过昏迷,李明再次失去了对时间的把控。
出来之后,他也是逮住一些人问清了时间,距离进入秘境已经过去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