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善的和尚清了清嗓子,僧袍飘逸,纤尘不染,如同佛座莲台般裹挟着梵香。
文蕊珠后退一步与太子殿下保持距离,满面娇羞,凤眸含嗔带怨。
方才之事在这佛门清净地,被智通大师撞见,莫名羞臊尴尬。
太子拱拱手:“智通大师。”
“贫道见过太子殿下,太子妃殿下。”和尚丝毫没有打断人家小夫妻亲密的尴尬,脸上挂着悲天悯人的笑容,一双眼睛看穿一切般睿智。
文蕊珠回礼:“见过智通大师,大师今日怎么没在莲池打坐,而是到这偏僻处来?”
似智通大师这般的大智慧者,焚香打坐,烹茶参禅,侍奉佛祖,仿佛这些才是他们该做的事。
庄严,圣洁,令人敬仰。
至少文蕊珠想不通智通大师来到这山坳中能做什么。
总不会是踏雪赏风,看尽寂寥秋色吧。
“今忽有所感,特在此恭候太子和太子妃。”
“大师果真神人,今日来此凤凰山乃孤临时起意,大师竟早早算到。”太子恭维一声,随后看着大师身后隐藏在层层流云山雾中的云阁,有那么一瞬的恍惚。
那是母后最喜欢的地方。
“云阁已备好斋饭香茗,两位殿下不如移步云阁如何?”
太子道:“好,孤正有些事要问大师。”
一边为太子引路,智通大师一边有所准备道:“殿下想问的贫僧也略知一二,只是有些遗憾,无可挽回。”
“大师何必当头一瓢冰水泼来,孤想要的,大师既然知道,还请成全。”
智通大师摇摇头,一语不发。
文蕊珠看着智通大师那悲悯的眼神,心中莫名平和。
也不知为何,无论她心中的恨与怒如何波涛汹涌,对上智通那双悲天悯人的眸子,心便平静了。
仿佛沐浴在佛光下,怨与恨也被净化消解了不少。
云阁陈设简单幽静,梅兰竹菊的雕花屏风古朴雅致,一张罗汉榻,两张简单书桌,还有万字纹的博古架,再无其他陈设。
窗外云山雾海,银装素裹,窗边小方桌旁放着四个蒲团,几人分宾主坐下。
智通大师为两人斟茶:“此茶名为静魂,两位殿下方才似乎哭过,魂魄不稳,饮用此茶可静心安神。”
“说来奇怪,我每次来大师处品茶论禅,便心绪平和,难道是此茶之故?先前大师为何不说。”
文蕊珠迫不及待地抿了口茶,仿佛这样便能平静些。
顺便把两人哭过的事掩盖过去。
智通大师看着她的时候,眼神总是悲悯又充满怜惜的,一如文蕊珠第一次上山求平安符的时候。
“自初次见你,贫僧便感受到你周身怨气如烈火烹油,已成鼎沸之势,那平安符是特意为你画的。”
文蕊珠脸色巨变,缓缓放下茶盏,强颜欢笑:“我,大师说什么,我不明白。”
“已逝之人不可徘徊人间,夺舍重生的魂魄自然带着死前怨气,为了化解你身上的怨气,贫僧用尽毕生所学,还是未能完全化解你身上的怨气,只是今日看你面色,怨气倒是消散了不少,只是想要彻底消除你的怨气,还差一点机缘。”
文蕊珠的表情越来越沉重,警惕几乎化作刀剑,那不可思议的神色宛若见鬼般震惊。
智通大师说完,依旧悲悯的看着文蕊珠。
太子殿下安慰牵起她的手,轻轻拍了拍。
“不愧是大师,一眼便看出我极力隐藏的秘密。”苦涩的感慨了一声,文蕊珠恍然:“原来那段时间与大师坐禅论道后,沉甸甸的心便像是一点点卸下重担般,一日比一日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