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桌上已然摆好了各种贡品,大馍、整鸡、大鲤鱼等。
赵铁柱点燃黄表纸,口中祷告:
“天地全神,各路仙家,今儿俺上梁哩,有肉有馍,还有金砖,肉、馍您吃吧,金砖花吧,保佑家里盖房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祷告完毕之后,又把“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牌位从地上“请”至墙上,同时在旁边立一把竹扫帚,竹扫帚上挂一件主人的衣服,意即此处有“正神”坐镇,房屋已属主人所有,其它一切鬼魅邪祟都会退避!
这一套流程走了下来已然十一点多了。
几位工人师傅把两架木梁在墙头支撑停当,在梁头各放一个大馒头,再贴上写有“文曲”“武曲”字样的红纸。
在木梁中间贴上“青龙扶玉柱,白虎架金梁”,横批“上梁大吉”!
门窗上贴上“安门大吉”、“上梁恰逢黄道日,安门巧遇紫徽星”之类的对联。
眼看午时将至,上梁仪式开始,工人师傅们抬起收拾停当的木梁,口里唱起郎朗上口的“上梁歌”:
“一上两三上,上到梁头上,主人家有好儿郎”;
“头杯酒,地上走,天地全神来保佑;
二杯酒,天上有,主人家里住高楼;
三杯酒,浇梁头,文登科,武封侯,子孙富贵代代有......”
大哥赵世杰听到声音,连忙去点鞭炮,鞭炮声响起,配合着这特有的吆喝声,别有一番风味。
待的大梁上好,又开始准备撒飘粮,也叫撒馒头,一种元宵样式的圆馍,拇指大小,有点类似现在的旺仔小馒头。
工人师傅从屋里出来上梯子,说着:
“一步低,两步高,手把银梯上天桥。俺一上到架板上,叫声主家来递斗。”
此时,听到声音的赵铁柱把装有飘粮的斗交给匠人,工匠接着说:
“满斗金银在里头,接住斗来往上走,稳当走到大梁头。”
唱到这里的时候,院子里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人们,小孩们跑到跟前,准备拾馒头。
只是他又不慌不忙地说起了顺口溜:
“匠人上了工,先把线来通;大线通停当,然后再打夯;
头一夯,试试夯,赛过商朝殷纣王;第二夯,试好夯,赛过罗成小银枪……”
大人们听着这匠人的顺口溜,不少人听得入迷,议论纷纷。
“咦,这老师儿说的不错,以后咱们盖房都叫他!”
“好好好!”
倒是一旁的小孩子们等的有点焦急,不少小孩儿都有点生气了,撅着个嘴,能挂俩油瓶儿。
又过了一会儿,那人开始撒飘粮,一边撒,一边说道:
“头一把先敬天,第二把再敬地,东一把,西一把,哪里人多往哪撒。
老头老婆吃飘粮,走起路来稳当当。姑娘媳妇吃飘粮,心灵手巧织凤凰,小伙子们吃飘粮,膀大腰圆有气量。
学生吃了这飘粮,考场一坐状元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鸣惊人成栋梁……”
人群中叫好声不断,纷纷夸赞这老师儿有本事,听到乡亲们的夸赞,那人朝着乡亲们拱拱手!
大梁上齐之后,就是开席,主要是犒劳这些帮忙干活的乡亲们,感谢他们连日来的辛劳,有酒有肉,让人敞开了肚皮吃,今日便是不醉不归。
下午不用上工,上了梁便是今天的大事儿。
是以忙活了这一个多月的人们,今天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