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的人数有三十人,三个人一组,分成了十个小组。
方语担忧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各个小组的工匠们都挺给力。他们经过这段时日以来方语新知识的锤炼,在新产品的概念应用上已经很有经验了,十个小组几乎在同一时刻完成了模型的制作。
等待方语查验时,甚至连巳时末(上午十一点)都还未到。
方语见天色尚早,便决定立即试验模型的实用度。她让人去仓库里取了几斤谷子(粟米或小米)来,再从空间里掏出了几个蘸水碟子,看着高度正好能配上模型的样子。
有人会说,啊怎么不直接用稻谷啊?这风谷车不就是为了稻谷设计的吗?为什么还要用谷子来做试验?到时候会不准确吧?
咳咳~!那肯定不会,这毕竟是1/10的模型不是吗?里面的扇叶都小了十倍,风力自然就更小了,当然应该用比稻谷小上许多的谷子才勉强合适。
而且谷子里面也是有粟壳和渣滓的,和稻谷的情况差不太多,若是这模型试验了确实能用的话,不是又能做一些小型的风谷车来分离谷子了吗?
话不多言,直接上试验。
十个小组,就有十个模型,它们在样式方面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方的、圆的、有腿的、实底的等等,但在理论和职能统一的大前提下,总体上看还是和方语印象中的风谷车差别不是特别大的。
不过……一番试验下来,方语觉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这第一组,把手阻力比较大,扇叶转动的速度不够,风谷车的出风口只飘出了一点点灰,瘪谷的赛道下面,只有零星的几颗粟壳和碎渣滓躺在蘸碟里。而饱满的赛道下面,蘸碟里的那堆和最初倒进斗里的样子,并没有什么区别。
第一组,失败。
第二组,把手阻力比第一组小一些,扇叶转动的速度还行,可出风口不仅没风,反而像吸尘器一样是往里吸的,谷子里的杂质当然也没办法分离开来,算是失败。
但这第二组,方语觉得,他们能向着吸尘器的方向发展发展,说不定会有些成果。
第三组,把手的阻力和第二组差不多,扇叶转动也还可以,出风方向也正确,但漏斗里的谷子控制下落的速度没有掌握精准,分离的谷子里面粟壳和渣滓不彻底。
第三组,也被视作失败组。
第四组,把手阻力和扇叶的转动方面,比前面三组都要优秀不少,不过那扇叶转动的空间太大,风不能有效向着出风口精准得传送,导致风力忽大忽小,分离出的谷子里也出现了粟壳与渣滓,且数量不低。
这第四组,也算是失败了。
一连四组都被判定为失败,这对本来还信心满满的工匠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尤其是对剩下的六组工匠来说,更是忐忑紧张得不行。因为,他们并没有觉得自己的作品比那失败的要好上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