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湿度适宜,还要保证牛筋草混在中下层不要冒尖儿。一边铺一边还要用压路机把路面压实、压平整。
不过,加入牛筋草这个材料是方语学着土墙建设方式来的,相当于给道路增加了筋骨。
她小时候所看到过的乡村道路铺设就是水泥加沙和石子儿,完了再铺一层厚厚的沥青在上面,冬天还好,夏天的时候走路慢了都粘鞋,遇到重型车辆还能轧出沟壑来。
后来长大后沥青升级成了油砂,童年便也随之远去了。
铺路速度很快,一天一夜的时间基本上就铺完了,第二天抹面的时候又从最开始铺设的地方进行。
方语没有沥青,只是抹面的时候水泥刚好把石子儿全部遮盖住就行,这样一体化的水泥路,除了马儿废蹄子一些外,比起青石板路来,不仅更大气,马车行驶的时候还会少些颠簸感。
毕竟马车的轮子可是纯木料的,并没有轮胎和减震器,一个小坑也能颠到飞起的那种!
铺路的时候已经是六月中旬了,这段时间雷雨天气比较多,工地上不得不搭起棚子遮雨,好在挖下水道的时候就开始边挖边用水泥把下水道抹了一遍,不然这会儿这些沟壑里肯定全是淤泥。
铺完路后的第二天,水泥路面经过一晚上的时间已经开始硬化,方语用火灵珠跟着路径对道路进行炙烤、烧灼,本来泛白的路经过这一番操作后微有些灰黑,看着显得稳重了不少。
栽电杆的人行道方语没有弄,仍旧是泛白的,和路上的颜色搭起来还挺好看。
路修完后,便开始建房屋。
方语仍然采用的是流水作业,最先挖坑的那一队人经过大概一周的时间,终于把坑挖到了方语比较满意的大小和深度,抹水泥的人也紧跟其后完成任务。
这两队各自修整了一天后,又继续开始挖地基的坑、打地基。
房屋方语打算统一修三层带院子的,所以地基挖得稍微深点,比起下水道稍浅一些。
挖地基的把所有的地基按照方语提供的图纸挨个儿挖着,直到把整个工地上需要建房屋的地基全都挖完。当然,这个活儿很累,若是他们看后面一队打地基的落后太多,也可以中途休息一两天再继续。
打地基的水泥里面除了和修路一样加了沙石、牛筋草外,还加入了铁竹继续替代钢筋使用。
打地基的队伍走后,之前铺线路管道的人又开始进场。下水道里面的管道主要是排污排雨的粗水泥管和楠竹做的水管,楠竹是长得很高大的竹子,一般的都能有碗粗,而且竹壁很厚,也不容易破损,拿来当水管只需要把竹节打通就行。
而房屋里需要的水管不用那么粗,连接下水道的排污管就用楠竹,事先已经预留了孔位。连接楠竹水管的就用铁竹,竹子与竹子之间若是有缝隙要渗水,就抹一些水泥填充。
竹子管道遇见拐弯也不怕,弄个二通、三通或四通接上就行,都是竹子,对不上就再削嘛!简单方便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