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危局

第48章 意外的收获

穿过张辅的包围圈,来到堡垒外,早有属官高声叫道:“大明内阁首辅杨荣到此,请阿失帖木儿将军一见。”一听杨荣亮出身份,阿失帖木儿大喜过望,心想自己这面子还真大,居然是内阁首辅亲自来了。

当下也没有含糊,亲自开城门出去迎接杨荣,杨荣手持劝降诏书立于车上,刚想开场陈词,阿失帖木儿却等不及杨荣说话,直接问道:“贵使直接说说吧,大明皇帝陛下给了我什么条件?”

杨荣闻言一愣,想了一夜的开场陈词生生卡在了喉咙里,心想这草原鞑子还真是不懂礼数,好歹让他把这劝降的过程走完啊!就没见过这样猴急的,这下倒好,本想演一出大明首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劝降番将的戏码,现在全砸了。

杨荣无奈的摇摇头,阿失帖木儿以为他不信,立刻继续更大声的说道:“贵使不用怀疑,我此来卡城,就没打算再回去,要么受降封王,要么血战而死,反正再也不想再窝囊的活着。”

杨荣无奈的一笑,收起了原先想好的说辞,将劝降诏书展开道:“我大明皇帝陛下求贤若渴,只要将军愿意诚心归服我大明,一切恩遇,一如和义王金勇。”阿失帖木儿拍手道:“好,爽快,在下愿意归降大明,唯有一请,烦劳贵使转呈皇帝陛下。”

杨荣点头道:“将军但说无妨。” 阿失帖木儿道:“这卡城周围便是我部族发源地,我等也不想在迁徙他处,恳请皇帝陛下准许我镇守卡城,做大明边塞的第一道屏障。”

杨荣想了一想,点头应允道:“好,待本官回去奏与陛下,若是陛下允准,本官立刻快马加鞭的回来。”阿失帖木儿躬身施礼,连称呼也变了:“首辅大人无需再跑一趟,若能如愿,只需派个人来告知一声,我便立刻前往觐见陛下。“”

杨荣也还礼道:“如此,本官这就回去,顺利的话,信使明天一早便到。”阿失帖木儿依然躬身道:“那我就备好快马和礼物,在此静候首辅大人佳讯了。”杨荣欣慰的说道:“好,到时本官一定准备好美酒迎接,告辞!”

杨荣回到明军大营,将情况向朱棣如实汇报了一番,老皇帝也有些出乎意料的哈哈一笑:“这个阿失帖木儿,倒也真是直爽得可爱,居然都不让首辅大人把劝降的说辞讲完,白费了朕的一片苦心啊!”

东厂提督马云适时的在旁说道:“全仰仗陛下天威,首辅大人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啊!”老皇帝笑笑:“那倒是,这首辅大人的面子还是管用的。”杨荣连忙说道:“都是托陛下之福,臣哪敢贪功,只是这卡城位置特殊,若是阿失帖木儿故意诈降,将后患无穷啊!”

老皇帝难得的低头沉思了片刻,才缓缓点头说道:“爱卿所虑极是,只是眼下我们急需打击草原各部士气,也急需更多的阿失帖木儿出现,所以,先答应他吧,派人暗中严加防范,一有异动,立刻消灭。”

马云连忙说道:“陛下,此事就交给微臣,保证万无一失!”杨荣心中大集,正在想如何化解,老皇帝已经微微一笑:“这事儿还是交给边军吧,东厂早晚要随朕回京,要做的事还多着呢。”马云心中失望,面上却依然谄媚的说道:“全凭陛下安排就是,臣等就是为陛下分忧的!”

朱棣呵呵一笑:“杨爱卿,拟诏吧,册封阿失帖木儿为忠义王,赐名金义,命其率部族永镇卡城,着山西都司助其修筑城廓。”杨荣一听,大为赞叹:“陛下此举甚妙啊,将堡垒扩为城郭,不消数年,这阿失帖木儿,便再也回不去了!”

第二天一早,杨荣派出的使臣便到了卡城宣诏,阿失帖木儿大喜,随即便一起来到明军大营,老皇帝朱棣亲至辕门相迎,阿失帖木儿感激涕泪,拜服于地,誓死效忠。

接下来的十多天,老皇帝朱棣帅领的明军,按忠义王金义提供的信息,又捣毁了阿鲁台的几处巢穴,缴获了阿鲁台的大批辎重粮草,但阿鲁台依然不见踪影。

这一日,又是军议时间,由于没有太大的收获,众文武依然不敢多言,朱棣高坐帅位,这次倒是面容安详的看着帐下文武说道:“众位爱卿无须忧虑,这半月来的行动也算卓有成效,缴获了阿鲁台的大批物资,就等于断了他的命根,他虽善于躲藏逃跑,却不可能凭空变出粮草来,朕的大军在此,他无法再劫掠大明境内,就只能向周边去抢自己人,那时,不用我们出手,草原各部都不会让他好过。所以,只要我们再坚持三个月,他的末日也就快到了。”

英国公张辅出列奏道:“陛下所言极是,只是我们在此三月,所需钱粮消耗也极大,以臣连日搜集的情报看,阿鲁台大军由于缺乏物资,也不敢太深入大漠,所以一直就在大漠边缘不断游移活动,不若让臣带领一军,追寻其踪迹与其决战,就算一时难以致胜,也能拖住他,等到陛下大军将其合围,全歼此蛮!”

朱棣微笑的看着张辅,他可是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也依稀还记得当初他父亲张玉第一次带着他上战场,他就差点就被流箭射死,现在虽然已经四十来岁,但在朱棣眼里,他始终都还是个孩子,会心一笑之后,朱棣却不同意:“文弼忠勇可嘉,可孤军深入大漠,非同小可,阿鲁台善于逃跑又熟悉地形,一旦被拖入死地,丘福就是前车之鉴,你父亲与朕情同手足,朕可不想九泉之下愧见老友。”

张辅听的激动异常,再次下跪奏道:“陛下隆恩,臣铭感五内,但食君之禄当分君之忧,若不能消灭阿鲁台,我大明重兵就将被拖在漠北,漠南和其他各部也不会一直安静下去,若不及早动手,后患无穷,请陛下允准臣率军追击阿鲁台,臣只要五万——不,两万精兵就好,臣定当效蒙恬、卫青建功大漠,稳固国门!”

一直觉得心有愧疚的忠义王金义也上前跪倒奏道:“陛下若准英国公出兵,臣愿率部为前驱,有臣在,定使我军顺利出入大漠。”本来朱棣都已经快被张辅说动了,可金义这一下,却让老皇帝多疑的毛病又犯了。

朱棣本来就对他不放心,都还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真心归降,还是阿鲁台故意损失点粮草搞的诱敌之计,准备反咬一口。心里虽这样想,面上还是一片欣慰之色说道:“两位爱卿快快平身,你等一心为国,朕心甚慰,然,朕不想再打无把握之战,让将士白白牺牲,此事先暂时搁下,待到时机更成熟时再说,不过眼下倒是有另一件事你们可以做的。”

——未完待续——

本文为篇长历史小说《大明危局》第二卷“边塞医神”章节,如果觉得还不错,敬请点击下方书名加入书架订阅更新~~~~~~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开局获得霸王传承
三国:开局获得霸王传承
(系统+体穿+多女主+非召唤)杨凌愣愣的看着自己面前摆着的破碗!里面有三个铜板!杨凌有些懵!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过是在地摊上花了三块钱买了这么一个号称古董的破碗,怎么就到了这里?
人生如戏354
大秦:传授屠龙术,嬴政求我当帝师
大秦:传授屠龙术,嬴政求我当帝师
(种田文、大秦、屠龙术)赵凯穿越大秦,成为鹅城县令,完成鹅城第一个五年计划,将鹅城打造成成了大秦商业中心……嬴政东游,意外到达鹅城,开局收获世界地图、成为蜜雪大秦加盟商、抽水马桶代理者……不久之后,赵国发生大地震,天下动乱,大秦东出时机已至,嬴政三顾茅庐,邀请赵凯出山,担当大秦国师,传授嬴政父子帝王屠龙术!
黑大帅爱吃猫
瞎子演的太好,夫人问我还要不要
瞎子演的太好,夫人问我还要不要
故事要从1924年,末代皇帝被赶出宫的那个冬天说起。我长生千年的师傅羽化登仙,临终前师傅将长生秘诀传给了我,让我下山入世,去京师继承财产,告诫我医者当有仁心,悬壶济世才能积攒功德,又说乱世人心不古,宁可做半世枭雄,也不要为一世仁君,若我心怀家国安危民族大义,当扶社稷之将倾,若我心怀野心,则要有驱除鞑虏还我华夏之志,若我只想安稳度日,也得洞悉人性,人情世故比打打杀杀高明百倍,如若胸无大志,可游戏人间
浊酒醉余生
拒绝摆碗,我助兄长建大明
拒绝摆碗,我助兄长建大明
元末怀远,朱元璋与少年拜兄弟,从此洪武皇帝如虎添翼。立门户,杀元贼,渡长江,定应天。谈笑间陈友谅,张士诚之辈灰飞烟灭。建大明,立伟业。下面请陛下义弟唐巍讲几句:最近因一些私人问题占用了公共资源,我深表歉意。首先,我对小明王的事情深表遗憾,毕竟我什么也做不了。其次,各位记得去文华殿领取今年的KPI考核。最后,新的试验田、机械厂和大航海项目需要一批志愿者,报名的请到国子监,从九品待遇。有人问:您是大明
键中仙
穿越赵云,从山大王到千古一帝
穿越赵云,从山大王到千古一帝
主角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为年仅十七岁的赵云。凭借一腔热血,以及前世的记忆,赵云做了好几件利国利民的大事。然而,东汉王朝已经腐朽,世家豪族无法无天。赵云未得功赏,反而成了通缉犯!赵云怒而聚众造反。他带着数万穷苦百姓,来到凉州南部的一个偏僻山谷。他在这里称王建国,定国名为。夏国南征高原,北收凉州,西征西域,东进关中,急速壮大。夏国每天都在高速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董卓领导的旧汉,刘焉领导的新汉,都决定摸
月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