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

第192章 亲征

朱翊钧带着一众老将来到社稷殿进行战略部署的时候,那些大臣急冲冲来到慈宁宫求见李氏。

“臣等叩见太后娘娘千岁!”

“诸位卿家今日怎么有空来我慈宁宫?”李氏如今整日由王喜姐和塔吉古丽陪着到处上香,对于朝廷的事不是很了解。

“娘娘,白莲教反了,陛下欲要亲征,臣等拦不住!”高拱只有一只手,但是也是礼数周全。

“什么?这不行,陛下如今才十六岁,怎么可以冒这等天险?通知仁圣太后没有?”

“回娘娘,谭纶大人已经过去请了!”

李氏正在想着怎么办的时候,陈氏的座驾到来了,新建的慈宁宫和慈庆宫挨得很近,主要就是方便两边交流。

“妹妹,听说陛下想要亲征?”陈氏焦急的开口询问,仪态都有些乱了。

“是啊,姐姐,这可如何是好?”

“妹妹别急,咱们过去和他说说!”而后看了一眼李氏背后焦急的两个少女“你们也一起去!”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朝着奉天楼走去,朱翊钧此刻正在和李成梁几人商议如何出兵。

“陛下,宁夏那边路途遥远艰险,我军从京城出发足足有两千里的路程,按照拖拉机的速度,满载的话最快也需要十天才能到达。

这还是建立在水泥官道路况良好的前提下,可是如今到处都在发洪水,可能会有坍塌,行军的速度会受到一定的干扰。”

马芳摸着半白的胡须不急不缓的说道“不过,咱们可以让斥候提前交代沿途官府清理官道,或者找出新的道路。

但是无论如何二十天的时间绝对是足够了,这比以前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朱翊钧不懂这些,只是静静地听着,看着几人拿着竹竿在地图上不停地比划。

“可是播州那边怎么办?总不能只顾一边吧!”朱翊钧看着他们的安排都是在宁夏有些不懂。

“陛下,播州处在山区,如今到处都是洪水,他们不会跑的,也没地方跑。

说不定现在他们已经被洪水围住了,而且南方最近几个月肯定是暴雨连绵,即便是水泥路都怕是会被冲毁,军队行进困难不说,火药和步枪也极其容易受潮。

咱们先搞定哱拜再慢慢收拾杨应龙,臣敢肯定徐鸿儒一定在宁夏,在那里只要他们造反失败可以立刻逃往吐鲁番或者投靠青海的阿拉坦汗。”

王崇古也开始发话,对着墙上的地图开始比划。

青海的阿拉坦汗也是土默特的一部,只不过他们一直居住在青海,永谢布以前就是阿拉坦的一个部落后来和火落赤闹翻了才拖拉阿拉坦来到河套投靠俺答。

那边的蒙古人至今还保持着较高的战力,比俺答的土默特军队厉害多了。

几人哇啦哇啦的讨论着,两位太后已经带着一众大臣来到殿内。

“见过娘亲,母后!”

“臣等叩见太后千岁!叩见皇后娘娘,丽昭仪!”

“禹斋,打仗的事交给军机阁的将军就行,你不能出宫!”李氏的态度很是不好。

陈氏也是皱着眉“陛下,英宗皇帝的教训还在,不可盲目行事,如今国家正处在危难之中,若是你出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朱翊钧如今可不是那个什么都要靠着她们的黄毛小儿了“娘亲,母后,霍去病十七岁便能领军出征。

论军事才能朕远远不及他,可是我大明的皇帝有几个没有上过战场的?更何况如今的大明兵强马壮装备齐全,收拾几个叛军还是很简单的。

朕不想这一直都缩在皇宫里,一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朕的陵墓,这一次朕必须要去。”

朱翊钧眼睛直直的看着两位太后丝毫不退让,如今的他可是一点都不怵,军权、财政都捏在手里算得上是真正的帝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夏第一太子
大夏第一太子
顶尖卧底穿越成废物太子,开局被打入天牢,六步成诗,证明才华,用惊天谋略巩固太子之位,和宰相斗智斗勇,和皇帝执子博弈,七国争霸……
捉猫
被逼做皇帝带佣兵拿大炮一统天下
被逼做皇帝带佣兵拿大炮一统天下
一觉醒来竟成了一个傀儡皇帝,内有奸臣当道,外有敌国入侵,割地?赔款?联姻?“我会一个个的让你们吐出来的。”
拄真晨杰
三国:姜伯约狂飙蜀运
三国:姜伯约狂飙蜀运
此书又名《姜维,让你继承诸葛亮丞相的遗志,谁让你逆天改命了》姜维维穿越了,穿成了姜维,拜师诸葛亮,还在诸葛亮死前,继承遗志,为了复兴汉室而鞠躬尽瘁!只是这穿越好像有点副作用?为甚么明明魏国刚向蜀汉称臣,姜维他就莫名地回(穿)到(越)公元221年,夷陵之战的前夕?更郁闷的是,当姜维不远千里跑来帮刘备打赢夷陵之战后,姜维又又前(穿)往(越)到了公元220年,失荆州的前夕?怎地,倒穿啊?!越穿越忙!好在
小桥静水
南明:重生朱由崧
南明:重生朱由崧
简介:南明弘光政权的存在,就是一个笑话,朝堂内党派相争不断,外有嚣张跋扈四镇军阀,政局内部贪污腐败,文武官员根本无心巩固弘光新朝实力。清兵南下之时,这些用着民脂民膏的文臣武将,却是对着满清摇尾乞怜,奴颜婢膝,大部分一仗未打都投降了,致使华夏苍生涂炭。倒霉悲催的朱小菘穿越变成弘光帝,为了不被拉去菜市场凌迟处死,开启了噩梦S级难度的自救之路。睢州之变:高杰死了,千里奔丧,天子哭灵,收义子,笼高杰部下。
冰点温情
纨绔大魏皇太子
纨绔大魏皇太子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拾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