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

第230章 岳云

刘禅走到高忠贤身边,小声询问,“这,是不是岳云?”

“陛下圣明,这将军便是岳元帅的长子岳飞。”

不就是认个人名吗,这有什么圣明的,就在刘禅在思考岳云认不认识自己的时候,岳云已经下马半跪行礼。

“见过刘大人,甲胄在身,请恕末将不能施以全礼。”

看来是认识朕了。

刘禅亲自将岳云扶了起来,却发现岳云纹丝不动,好重的甲胄啊,“岳小将军快快请起,张将军呢?”

岳云猛的起身,甲胄发出的碰撞声格外刺耳,“张将军带领士兵训练去了,暂时不在军营之之中,不知刘大人找张将军何事?”

刘禅往后退了两步,然后看着面无表情的岳云,这小子看起来恭恭敬敬,实则一身逆骨,好像不怎么欢迎朕啊。

“不如刘大人请回,等大帅回来之后我让大帅去见大人,或者有什么事我也可以转达。”

岳云的脸上还是没有表情,笑死,怎么可能对刘禅有什么好脸色。

自己和张宪命大,没有死在牢中,可是不知道遭了多少罪,还有他父亲,也是不知道受了多少苦,更别提其他人了,不恨秦桧可能吗,不恨这个当陛下的可能吗?

才二十来岁的年纪,又是自幼在军营中长大,自然不知道如何隐瞒自己的想法,要不是父亲岳飞现在益加受到刘禅的重用,还有张宪最近也说陛下的好话,岳云根本不出来,直接把他们晾在外面。

“不用,我不是来找鹏举的,既然张宪不在,找你也是一样的。”

刘禅微微一笑,在岳云前面迈入军营,高忠贤揉了揉眼睛,不知为什么,自己好像在陛下身上了看到了诸葛亮的光辉,上面清楚的写着:智力+10。

“这……好吧!”

岳云咬了咬牙,紧随其后,哪怕心里对赵构再不满,他也不敢在明面上拒绝陛下进入军营,说到底,这是国家的军队。

“知道我来这是什么事吗?”

听着不远处震天响的厮杀声,刘禅心潮澎湃,想当年长坂坡,朕……

唉,算了吧,好汉不提当年勇。

“末将不知,请陛下明示。”

看到四周根本没人注意自己,岳云干脆把身份挑明,陛下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说完之后赶紧走。

“行啊,朕也就不卖关子了,问您一句话,想让秦桧死吗?”

“想!”

岳云回答的斩钉截铁,怎么可能不想秦桧死,要不是父帅下了死命令,我和张宪在秦桧入狱的第一天就搞死他了。

“忠贤,你先退下,我要和岳小将军说几句话。”

高忠贤犹豫了片刻,还是转身朝别的方向走过去,“奴才遵旨。”

“交给你个任务,任务完成后,朕会在北伐的前一天砍下秦桧的头颅为大军祭旗。”

岳云单膝跪下,“陛下请讲,末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刘禅眺望远方,语气冷漠,“朕要你亲率几人,前往汴京,毁了太庙里那块太祖留下的誓碑。”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洪武元年,穿越而来的张异随自己的父亲,龙虎山天师张正常进京面圣,皇帝夺了龙虎山天师位,却以另外一个身份将预言过未来的张异留在京城。父亲抑郁而归,临走前求张异拿回龙虎山的天师位,却不曾想这个孩子未来,会彻底改变这个数百年的王朝。他当着皇帝面说朱家的官狗都不当,也用一张世界地图点燃过皇帝的野心,忽悠他将朱家的子孙送往全世界。他和太子交过心,也教过太子妃怎么生孩子。与刘伯温论过道,教衍圣公屠龙术,怎么屠
东鸭西楼
带着基地回大唐
带着基地回大唐
曾经的特战队长陆辰穿越了,带着一个战略物资仓库基地穿越的,穿越的还是唐朝,这不得大展拳脚一番,为后世打下偌大的基业?最主要的目的是给自己留下一个印记,最起码一千年后的队员能看见自己的坟!陆辰:“老程,这事能行!你信我的!”程咬金:“我信你个鬼,上次信你的,老子差点在黄金洲没回来!”陆辰:“我怎么听说你在黄金洲定居了?”程咬金:“我没有!别瞎说!不可能!俺老程不是那样的人!陛下,你要信我!”
阴影里的沉默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武德八年,玄武门之变还未发生。苏彦穿越成一介书生。本想以文安天下,何奈突厥来犯,手持利刃,纵马沙场。至此提笔乱文坛,挥剑斩乾坤。“系统,商量个事,能不能再给点东西?”“你也太不要脸了,都快满配了!”“额,咱们商量下。再强一丢丢行不行”
染不尽余温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徐子麟穿越大明,却成了山沟里的一个穷酸小县令,他不甘现状,利用十年时间把蓬莱县打造成了人间仙境。却不料在十周年县庆之际,朱棣突然到访.....“陛下你听我狡辩,我真的没想造反啊!”
零号硬币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苏辰穿越到大明洪武,开局就遇到了一个老愤青。老愤青刚开始,看不惯苏辰的一系列行为,哪怕吃个饭,也要逮着骂一顿。可骂着骂着,就感觉这老头子颇有军事头脑,一言一行是个领袖风范。而他的儿子,具备政治头脑,朝廷利弊他一眼洞穿。苏辰动心了,不计前嫌道:“老头子,你父子二人跟我混吧!我们一起造反,推翻老朱!”老愤青父子二人面面相觑。半年后,苏辰还未起兵,十万大军疾驰而来,将军看着老愤青,高呼道:“陛下,何故造
剑起六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