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诗明将合同拿出来,李秋红眨眼间就签好了,也没仔细看合同内容。
郁从心咬着笔盖:“妈,你抽个空去银行开通个短信通知吧。”
家里的钱都存在李秋红名下,她说:“好啊,明天就去看看,不行就星期一去办。”
吃过晚饭,郁从心就要跟谢诗明走。
李秋红把自己的手机递给她:“你出门在外拿着方便,我本来也不怎么用。”
这部手机是前不久才添置的,大多数时间是郁从心在用。
郁从心接过抱了抱她:“妈妈最好了。”
在高速上的的时候,郁建华的号码打进来:
“今天下午杨主编打了个电话,让你放学跟他联系,结果我忙忘了。
刚刚人又打来,怕是有急事,你赶紧回一个。”
杨主编就是《故事大会》主编,许多事上都帮过郁从心的忙。
他看好郁从心的文笔,给她专门开了个专栏。
这段时间她忙于对付郁从铮那一家子,兼顾学习之余又分心画设计稿,写稿子的速度就有些慢。
郁从心心虚,但电话得回。
打通后,杨主编却并未谈催稿的事:“终于来电话了,有两个制作公司跟我们联系,想买你两篇文章。
一个是你的第一篇悬疑故事,人家想买来拍电影。
一个是去年底的原配报复渣男小三那篇,对方想买来当做一个情节放在单元剧里。
第一篇报价二十万,第二篇报价十二万八,卖不卖?”
“嘶!”今天真是财源滚滚!
“卖啊!不过价格不行,都二十万。”
杨主编并没觉得她狮子大开口:“好,我跟对方反馈,还有,按惯例我们杂志社要抽成十个百分点,但文章的版权以后在你手里。”
郁从心都要拍案叫绝了,才十个点,《故事大会》太良心了!
“行!只要卖方价格到位,我听您的。”
杨主编说:“你的意思是,以后要卖都按这个价是不是?”
郁从心可是千字大纲就卖十万的人,投给杂志的文章都是精心打磨的。
二十万起步不夸张。
“是!越多越好,价高者得。”
这年头电话隔音效果不好,何况是在封闭的车厢里。
挂了电话谢诗明看她的眼神都变了:“你涉略的领域有点多啊。”
郁从心潇洒的撩头发:“谢谢夸奖,我的存款即将突破百万,等你回去上班之后,帮我留意一下海市的房源哈。”
海市作为全国金融中心,房价比全国任何地方都贵。
谢诗明工作了两年,至今还在租房。
难以想象,一个小乡镇的初中生已经可以全款买房了。
谢诗明除了名字斯文婉约外,形象十分中性,个性更是直截了当:“妈的,让我嫉妒。”
“哈哈,格局打开,我现在买了也没法住,合适的话可以优惠一点租给你。”
谢诗明不那么气了:“花你的钱,买我想要的房子,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