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内卫

第170章 诗人?戏子?

在这个重名多过重命的时代,就是死刑,或许比死还可怕,张说的用心不可谓不歹毒。

可惜,他们面对的是韩斌,后世的人有几个要脸的?甚至自嘲都成为一种潮流,韩斌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也就是相当不要脸。

“本侯只顾饮酒,的确是为了不作诗,倒不是作不来诗,而是不想断了你等以诗词歌赋谋晋的路子,否则明日之后你等将无诗可作。”韩斌还是那副半醉半醒的样子。

听见的人则是义愤填膺,李宪等人更是惊恐,李隆基则是突然坐起,用一副陌生的眼光重新打量着韩斌。

李隆基认为韩斌此举实是不智,而且狂的没边了,这相当于以一己之力单挑整个大唐文坛。

诗词文章可展现一个的人在文学上的造诣,在娱乐生活极为匮乏的封建时代,除了歌舞也只有它,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皇帝和官员这些高级知识份子更需要,毕竟诗词还可以宣泄情感,低级官员和欲出仕的读书人发现了这点。

所以多数人皓首穷经,不为百姓生计,不图家国安宁,只为有朝一日凭一篇华丽文章跻身庙堂。

在韩斌看来,他们都是一帮戏子,总希望天下人或当权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他们目的只有一个,升官发财!

当媚上的戏子们身居高位,你还能指望他们什么?富民还强国?

不能,他们只能在百姓需要帮助时,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用满腔热情再谱写出一首极具爱国情怀的大作,然后看着国家消亡。

所以戏子为官,诗词治国只有一个结果,亡国!这也是为什么每个朝代危亡之时,总会有许多爱国诗人现世的原因。

而韩斌打算用中唐以后的亡国诗词,好好打击一下殿中的士子,也希望李隆基以后不再以诗词歌赋选官。

当然,由于个人诗词量的原因,他不得不好好筛选一番,上学时的唐诗三百首未必记得一半,添点宋词看来还是要的。

诗词歌赋谋晋身,向来都是官场潜规则,可潜规则这东西嘛,是不能宣之于口的,毕竟幸进的名声还是有些刺耳。

“好大的口气!”听了韩斌的狂妄之言,作为文坛领袖的张说拍案而起。

“禀陛下!此子狂妄,污蔑天下读书人,更藐视我等,老夫虽纵横文坛二十余载,得赠文宗虚名,却无一刻不敢小看天下士子,可此子。。。

请陛下治韩斌之罪!为天下读书人正名!”说到动情处,张说已双目泛红,言语之间无不透着悲愤。

‘噗通’一跪,大殿内半数人也跟着张说,跪在李隆基面前,大呼“请陛下为读书人正名”。

此一幕李隆基做梦都没想到过,刚才他还在想怎么帮韩斌一把,毕竟才让他接管火药作坊。

现在怎么办?还帮的了吗?天下读书人呀,他们之中世家出身的不在少数,连太宗皇帝处理世家都是小心翼翼的,有时更是为了向世家妥协,不惜向爱将借人头。

难道朕今天也要借韩斌的人头,平息读书人的怒火?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世子凶猛
世子凶猛
景元六年靖南王战死。世子因纨绔成名,整个朝廷上下都等着看笑话。可谁知表面玩世不恭纨绔成性的世子,暗地里却是令整个天下都闻风丧胆的阴司府君。日为世子,昼为府君。斗高,娶公主,扫天下。天子曰:“生子当如苏白玉。”“原来你比任何人藏的都深……”
天生王富贵
大秦嬴氏之帝国崛起
大秦嬴氏之帝国崛起
作为嬴姓之人,大秦帝国崩塌,兄弟姐妹被人屠戮,蜀王嬴无忧。历史早已注定?我只为求活,他们会放过我否。
深深深山
家族式造反
家族式造反
大宋安元七年。一个无良道士忽悠村民张睿有帝王之相。信以为真的张睿拉着三个儿子建国称帝。且看张睿父子如何推翻大汉王朝……
灵活的食神
大唐第一亲王!
大唐第一亲王!
一觉醒来,李未央悲催的发现:他从21世纪穿越回了唐朝,没错!就是历史上的那个盛唐!而且还是唐初,那个文臣武将猛的一批的年代!作为平阳公主唯一的儿子,他避无可避!他是否能够抗住各方面的压力,面对已经蔓延了几百年的门阀制度,他又能否劈碎这污浊不堪的前夜,为大唐带去真正的曙光!...
温夜
亮剑:穿越成土匪你成列强?
亮剑:穿越成土匪你成列强?
秦晔穿越到亮剑世界,成为黑云寨三当家。身负双穿门,秦晔可在亮剑与现实世界来回穿梭。从此开始做倒爷!老李,AK要不要?便宜,论斤卖!老李,坦克要不要?便宜,买坦克送炮弹!老李,大炮要不要?便宜,当然都是100mm以上!小玩意儿我能卖你吗?李云龙:召集全团,我要打太原!
歪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