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越来越激动的胤礽跟胤祉,其实都在讨论着关于“朱三太子”的事情。
“三弟,如果这份卷宗上所记录的是事实,那咱们可就好解决如今那个‘朱三太子’了。”
“啧,二哥,你这就陷入误区了吧,就算不是事实又如何?难道咱们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胤祉觉得他家二哥越来越不精明了——简单理解就是越来越傻了,“你可别忘了,我手里掌握着的,可是咱大清的舆论势力。”
那份刑部卷宗上,记录的是十年前一个死刑犯的事,本来没什么特殊的,可偏偏那死刑犯临终前的话很引人注意。
“我是朱三太子”
就这六个字,在十年前是刑部官吏当做死刑犯失心疯的笑话,却在十年后让胤禩产生好奇心理,把这份卷宗拿了出来,就这么送到了胤礽手里。
原先若是没有此番“朱三太子”的事情,那胤礽他们大概率也是不会多加关注的,可偏偏就是这么凑巧。
就是这么巧合的,在他们汗阿玛皇额涅被“朱三太子”这伙反清复明势力盯上的时候,他们看到了这份卷宗。
一个被冤死的自称是朱三太子的人,那他们的可操作性就太大了。
本来胤祉还在想着,若是那王士元当真爆出了自己是朱三太子的身份,他该如何抢先一步把舆论拨回正轨,好让江南那群沉寂的前朝遗民不躁动。
现在可好,打瞌睡送枕头,他都不用去费脑筋了,现成的法儿就在眼前。
被冤死的朱三太子,十年前无人关注,却在如今当朝八阿哥进入刑部重审从前的冤假错案时,得到了正名,朝廷还并不在乎其是前朝皇子的身份,甚至很是尊重地为朱三太子立了墓,翻了名。
对比上突然自称是朱三太子的王士元,自己欺骗良家女子,手下势力匪患扰民、恶行累累,百姓会更相信哪方,是件很明显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