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震天下的北府军投降,东晋终于走到尽头,显然司马家没什么盼头了,输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刘牢之呢,被解除军职,调任会稽内史。
就算是再政治觉悟低也意识到不对了啊,桓玄也是脑子被吃了,居然这个时间点相信被送到身边当质子的刘牢之儿子的话,回去劝一劝他父亲。
结果就是,距离咱们刘牢之反叛司马家几天时间不到,他又把桓玄反叛了。
虽然是不得已,但刘牢之的名声也算是彻底臭了。
真就是这些人流传度不高,没有人给他们写本通俗的小说,不然怎么会叫吕布独独背上三家姓奴的名号呢?
虽然人家确实是专杀义父。】
吕布:“……”
凭什么?
听得人也是无奈,这都是什么和什么啊?
背叛得真是好像过家家,一点讲究都没有。
还有,吕布得名声差得真是令人发指啊。
那个桓玄脑子被吃了真不是骂他,你就算是卸磨杀驴,你也得有这个本事啊。
这才几天,你当初去劝刘牢之怎么说的是忘得一干二净啊。
知道他最在意什么就冲着什么来,勇猛啊。
那当初还干嘛劝降啊,直接上去就是干啊!
多此一举。
【刘牢之这次得背叛还真不一样,之前都是他自己的选择,这次却是被逼上梁山不得已而为之。
他没了过往的意气风发,只能向自己最能干的下属刘裕寻求支持,像是溺水的人抓住浮木一般。
刘裕心里同样不好受,刘牢之对于他们这批出身寒门的人来说,就是一面旗帜,即便你没有显赫的家世,也能出人头地。
他说到底也是刘牢之提拔上来的,可还是拒绝了,很简单:
之前手握上万劲旅都不能一战,现在桓玄声望、权势到达顶点,谁会跟着他造反呢?
刘裕唯一能做的,便是脱下身上的军服和过往的一切,回京口去。
刘裕明白刘牢之这次难逃一死,可他不会陪刘裕死,刘裕不是一个不知道感恩的人,但大事面前,不会被感情左右,也算是初步具有一个政客的冷酷素养了。】
确实,很多人都看得出来刘牢之活不了。
几天内两次背叛,哪怕是之前反对他投降桓玄的人都不一定能跟着,实在是上司太反复无常。
【刘裕当初离开时便和手下人解释过,桓玄若是要显示他的容人之量,就必须得启用他。
桓玄也是这么觉得,刘裕打仗有能力,有爱民的好名声,还没野心。
虽然他看走眼了,但不到两个月时间,刘裕就被征召起用,任命为抚军中兵参军,讨伐孙恩的余党。
至于刘牢之那边正如刘裕所料,早就魂归天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