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风云录

第55章 兵部不知兵几何,户部不知户几何

嘉靖三十年,临汾县一年收入两,存留本县的有两,其中用于当地宗室禄俸的两,用于卫所军需的889两,用于教育经费835两;起运至国库的两。地方卫所军支出仅占当地财政收入的1.6%。

也就是说,大夏军队新招募的兵领的是新饷,一个月总收入1.7两;而原来世袭的卫所兵领的是旧饷,一个月总收入大概0.5两。

这就造成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些领旧饷的士兵逃亡后,又被别处军镇招募,改为领新饷。

“旧军强壮者,相率潜逃,就募别处。以致旧军日少,新兵日多。”

如此低廉的收入水平,造成军营士兵逃亡,军官纵兵掠夺,以骡充马,杀良冒功,吃空饷,养家丁等现象屡禁不止。

这也不难理解辽人为什么要把客兵当成第一恨了。这些一波波从各地援辽的客兵,都是拿刀拿枪的军事集团,怎么可能让自己穷困潦倒呢,自然就欺负到辽人头上了。

大夏军事制度的弊端实在太多,这里单说吃空饷一事。孙承宗曾在山海关抽查了一支队伍,册上数百人,实际上只有兵四十人,军官十七人。

也就是说,这57名将士瓜分了几百人的工资。

大夏帐上有兵,实际无兵,是二百年来的常态。像广宁在大战前编制上有十四万,但实际上有多少兵,只有鬼知道了。

大夏的兵制特点就是冗兵、低薪,喜多不喜精。大夏编制上的兵力是非常之多的,为历朝之最。

洪武年间全国总兵力约百万兵,到正统初期兵力达到顶峰,兵力约三百万,土木之变后,由于士兵大规模逃亡,兵力开始下滑,但基本保持在130万左右。但里面水分有多大,兵部始终是不知道的。

不但兵部不知兵几何,户部也不知户几何。

根据天启五年十二月户部公布的数据,“人户九百八十三万五千四百二十六户,人口五千一百六十五万五千四百五十九口半”。

为什么会有半个人,那是人口普查时刚好有人快生了,所以算半个人。看上去数据挺逼直的,但里面的水分更多了。

大夏建国初,朝廷做过一次人口普查。全国约1100万户,6100万人口。而经过二百多年后,全国仅有983.5万户,5165.5万人口。

简直太离谱了,人口居然还不如建国之初。这和大宋王朝相比也差很多,宋朝元丰年间就有1800户,1亿人口。

这两百多年来,大夏王朝并没有长时间的战乱,也没有大规模的瘟疫,更没有实施人口控制政策。为什么人口会出现负增长的现象?

这是因为有人在隐匿实际人口,以避税、避役。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在册田亩统计中。大夏应缴税的在册田亩长期大概比大宋少了2亿亩田地。虽然大夏在国土面积、水利技术、耕作水平远胜宋元,但可纳税的田地可少得可怜。

正是这些皇室宗亲、贪官污吏、地主豪强隐匿了大量的人口、田地,导致户部账上的数字远低于实际数。

大夏兵制不单是工资极其低廉,还是严重的欠饷问题。这个问题自万历时期就有,但一直没办法去解决。泰昌、天启两任皇帝比万历要慷慨得多。泰昌帝从内帑拨出400万两,而天启帝从内帑拨出2000万两,但依然解决不了军饷。

一个是万历留下的陈年旧债比较多,一个是辽地上逢战必输,再一个是鲁地、楚地又起叛乱。军费开支就一直往上涨。

一看宫中的白银如流水般涌出去,天启心疼了,也不舍得发了,甚至还让大臣们捐款助饷。本来就是因为收入过低,导致贪腐之风刹不住,这下让大臣捐款,反过来又滋长了贪腐。

试想,以朝廷这点俸禄,大臣们怎么可能捐款助饷。这大臣们几千上万的银两从何而来,不想可知。

一直以来,困扰大夏君臣最大的问题就是辽东军饷。辽东军饷在杨镐经略时,预算是每年三百万;在熊廷弼第一次经略时,预算是每年八百万;在熊廷弼第二次经略时,预算是每年一千二百万;到了孙承宗督师时,预算是每年六百万。

但是军费真的是多了吗?和大宋比起来,大夏帝国这点军费真的不算什么。

大宋后期军费开支约为9600万贯~万贯,占国家财政收入1.2亿~1.6亿贯的80%。按照1两银子兑换1.5贯钱来算,约为6400~8500万两。而大夏后期军费开支大概是1500万两,约占国家财政收入2000万的75%。

大夏的问题不是辽饷太高,反而是辽饷太低,其原因在于财政收不上来钱,准确的说收不到有钱人的税,只收穷人的。

沉重的宗室负担让很多地方根本没有多少本色可以上缴国库,甚至一些省份还得靠国库倒贴,要是户部不给,就只能欠着宗室俸禄。

泛化的贪污腐败让皇亲国戚、文臣武将、地主富商隐匿了大量人口和田地,富人应纳之税游离在国库之外。

奇葩的禁海政策让国家没收到一毛钱关税,反而要花钱养兵来平定倭寇之乱。

自逃兵风波起,言官们对孙承宗的指责逐渐就多了起来。孙承宗自知无力改变军队种种弊端,便滋生了退隐之意。

天启三年十二月,孙承宗再次上疏请辞,“方今,皇上主定臣不可回,而臣岂敢轻言回。但人已厌臣,即臣已自厌。凡关城兵马皆臣为主。今言者纷纷至于下部。臣岂敢自为聋哑。”

大夏皇帝不同意,好言安抚孙承宗,“今边防正急,卿还勉为联留”。

天启四年五月,孙承宗再次求辞,并推荐兵部尚书赵彦接替自己,皇帝依然不许。

到了天启五年,国库财政还在持续恶化。这次连账面的税也收不上来。即便收上来,也无法足额发下去。其原因就是有中间商在赚差价。

当年四月,户科给事中陈熙昌言道:“今时只知求多于加派而维正之供不能尽征,其拖欠于豪强。”当年,杨所修又言道:“库支之增加岁多一岁,而外解之拖欠年甚一年。”而此时,朝廷已欠辽东军饷一百七十余万。

天启五年六月,兵科给事中李鲁主向朝廷提意见,认为这么长期拖欠军饷不是办法,鉴于辽东这几年并无战事,建议裁汰老弱病残,精简兵马,提高战斗力水平。

“兵不须众,马不须多,庶堪持久。今以十四万之众,岁费六百万,虽言唯敌是求,其实百事不办,战固未能,守亦羞称,虚糜自弊而不虞其后。”

大夏朝廷同意了李鲁主的意见,实施精兵政策,下令让孙承宗裁辽军。裁军之后,孙承宗上报朝廷,说关门兵马总数现在仅有人。但实行精兵政策后,辽军的战斗力水平是不是提高了,还有待实战验证。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当一个王朝传承两百余年,等待它的将是数之不尽的内忧外患。天启七年,木匠皇帝即将撒手人寰,信王由检被推上风口浪尖。内有权宦虎视眈眈,外有土司犯上作乱,眼见得两百余年的大明江山即将轰然倒塌,信王朱由检决定做些什么,护我汉人山河。
柯久
大国复兴:研究战艇开拓大国
大国复兴:研究战艇开拓大国
用尽两年时间,才造出千米巨舰,‘炎黄号’!回家路上,无数的战机朝着许临之的母舰飞去,最强导弹开始解锁,第一时间,锁定了炎黄号!许临之却突然宣布,他是华国人,炎黄号是华国的,他要回家!
孤沉
穿越,从气死系统开始
穿越,从气死系统开始
一场突如其来的绑架案,一把走火的自制手枪,造就了一场莫名其妙的穿越,不当人的主角摸透了系统后,开始浪的飞起。唐朝:小系系,小统统,出来呀~斗罗中:系统,你个混蛋玩意,给老子个屁,让老子玩屁啊!西游中:“猴子,为师教你一招铺天盖地,大棒向为师的头上砸来~”宝莲灯中:“舅舅,帮我当上九五至尊,咱们发兵华山可好?”赘婿文中那个唯唯诺诺的无能女婿:“告诉你们,今天这个婚你离也得离,不离也得离!”
月巴月巴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家族流、从零开始、弱金手指奴隶开局,牧野之战中阵前倒戈历经武王伐纣、三监之乱、康叔立国、成康之治、平王东迁······且看白氏如何从艰难生存走向影响天下大势。——无魔世界会根据白氏实力的对比以此来决定对历史影响的大小,前期会比较贴近历史,后期将会架空历史。不是爽文,有脑,勿扰!
君子以懿文德
风蚀黄沙
风蚀黄沙
中原和漠北之间为了争夺土地,资源,良驹甚至美女,连年战役不休。梁国作为中原大国,自是多国混战中的重要一派,梁国孝景皇帝十五年兢兢业业,终于以绝对的实力维系了边疆的稳定。好景不长,孝景皇帝离奇驾崩,梁国一时大乱,内有世家派系争权,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在这乱世之中,谁是棋子,谁又是布局之人?
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