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风云录

第46章 拿袜子来考验干部?

大夏帝国第二个急着要救治的病是糖尿病——腐败公开化。腐败就是帝国掌权者利用权力谋取私利。腐败公开化则是帝国掌权集团一致认为以权谋私是合乎情理的,所以导致几乎人人皆腐。

中原王朝任何时候都存在腐败现象,但都没有像大夏这样,如此严重,特别是嘉靖、万历时期。以万历朝为例,在帝国掌权集团中,腐败最严重的就是万历本人。

可能会有人质疑,皇帝怎么会腐败,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这一句话描绘的是周朝。

秦始皇将分封制改为郡县制后,国家财政和皇室财政就从此分开了。秦体制中,治粟内史负责国家财政,少府负责皇室财政。

后来,中原王朝历朝历代基本遵循国家和皇室财政分开的制度。原则上,皇帝自己花费超标了,是不能向国家财政部门要钱的,但不少皇帝仗着自己是唯一决策人,变着法子到国库捞钱。

万历就是典型代表之一。他三番五次找借口挪借国库的钱,转存内库的事就不再细说了。还是说万历任命太监为税监的事。

太监们到了各地后,发现矿税收不上来钱,于是巧立名目,想出千奇百怪的税种,来完成万历的任务。首先,国家增加税种或提高税率,得先由户部论证可行性后,提交内阁审议。内阁做出票拟意见,再给皇帝决策拍板。

再一个,太监是不能担任税务官的。万历直接跳过户部和内阁,利用皇权为自己谋私利,就是很严重的腐败。皇帝都监主自盗,下面的各级官吏就可想而知了,全都放飞自我了。

除了皇帝带头腐败,庞大的官僚集团更是人人皆贪腐,致腐率高达99.9999%。在探讨人人皆贪腐的原因之前,先讲海瑞的事情。

海瑞在嘉靖、万历两朝为官,先后当过知县(正七品)、通判、户部主事、尚宝丞、左通政、巡抚、侍郎、都御史(正二品)。从履历来看,海瑞也算是仕途顺利,步步高升。

看似风光体面,但海瑞的一生过得极其贫困、辛酸。在当知县的时候,穿旧布袍、吃粗米饭,种菜自给。为了节省开支,海瑞家里饭桌上长期不见荤菜。

也只有在母亲大寿时,海瑞才舍得去市场买肉。知县大人买肉已成为当时的热点新闻。“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海瑞的女儿长期营养不良,导致幼年夭折。即便到后来当正二品的大官,海瑞的生活依然是一贫如洗。海瑞死后,同乡苏民怀清点其遗产,只有六丈葛衣,几件旧衣,八两碎银。

“都御史刚峰海公卒于官舍,同乡宦南京者,惟户部苏民怀一人。苏点其宦囊,竹笼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而已。”

由于海瑞子女夭折,无人送终,其遗产又不够安葬费。同僚们便凑份子,给海瑞下葬。为什么海瑞一个正二品官员的生活过得如此艰难?

因为他是大夏历年来百万官员中最清廉的一个,不贪污、不受贿,而大夏给官员的俸禄是不足以让海瑞过上稍微体面的生活。

在大夏朝,要当一名清廉的官员,其代价就是一生贫苦。

在大夏朝以前,朝廷官员的收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叫做职田,国家按照官职品级授与官员面积不同的田地,职田出租的收入就成为官员的俸禄的一部分。

另一部分叫做禄米,比如大夏发给从九品的官员月米5石,就是一个月工资只有5石米。

当然,月工资5石米只是工资标准。实际支付工资时,并非全是米,通常折色其他东西。折色就是按照市场价格,将米换成其他等价物品。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折色的东西各不相同,有折成胡椒、苏木、绢布、棉布、钞的,通常是折银的居多。如万历时期,一个从九品官员的月工资发下来,折色的结果可能是一两银子,两石米,再加胡椒若干。

在建国初期,大夏官员是有职田的。后来,开国皇帝把职田收回来,大夏官员的俸禄便只剩下禄米了,而且在洪武二十五年将禄米标准定为永制。

后来的历任皇帝都遵循祖制,从来没有调整过官员工资,哪怕物价已经上涨。从取消职田这事来看,大夏开国皇帝有明显的重宗室、轻官员的倾向。

无所事事的亲王被赐与海量庄田,而负责政务的官员却被取消了职田。再一个,官员的俸禄标准也远远低于皇族宗室。

大夏官员的俸禄标准和以前王朝相比,简直是没法看了,远低于汉唐,和实行高薪政策的大宋更是没法比。

假如把大唐和大夏的官员收入全部换算成人民币。像张居正这样正一品,在大唐时年薪大概有172万人民币,在大夏时年薪只有34.5万人民币。

海瑞当知县时是正七品,如果在大唐时,他一年工资有27万人民币,而在大夏时,一年只有3万人民币。在这个时代,女人是没有收入的。海瑞必须要用这3万人民币年薪,来养活一家5口人。

这就让海瑞必须要种菜来维持生活。并非海瑞一家不爱吃肉,确实是吃不起。与其说是工资,大夏官员的正当合法收入更像是低保。

海瑞是县城的一把手,生活尚且如此艰难,品级更低的官员要靠工资生活就更难了。正九品月收入5.5石,折合人民币1815元一个月;从九品月收入5石,折合人民币1650元一个月。

皇帝有后宫佳丽三千,九品芝麻官也有妻儿双老。这工资收入自己活着都费劲,如何去养一家人。

除了没有职田,工资极低之外,大夏的俸禄制度还有一个创新之举。那就是取消了大宋的退休金制度,官员退休后是没有生活保障的。

当然,活人是不会让尿憋死的。大夏官员是不可能拿着微薄的工资活活被饿死的。哪怕是九品芝麻官,也是这个帝国掌权集团中的一员。

最底层、人数最多、品阶最低的官员们很快就发现了各种以权谋私的办法。贪腐之风一旦开启,慢慢就演化成燎原之势。

大家贪才是真的贪。为了不让上级和监察机关追查自己,底层官员除了填饱自己,又向上级和监察机关送钱。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常例收入。

基层官员向知县送常例,知县向知府送,知府向巡抚送,巡抚向京官送,最后形成以常例为联系的全国官员灰色收入网。

海瑞曾经记载过前任知县每年收的常例钱。一个贫穷县令收的常例钱有22项,其灰色收入总和是一个知县工资的百余倍。

即便是已经退休的官员,在失去权力后,依然可以利用制度漏洞捞到钱,来保障晚年无忧。大夏皇帝为了弥补官员没有养老金,又给予官员优免政策,即各级官员根据品阶不同,分别免去200—1000亩的田赋,和免去6—30人的劳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风蚀黄沙
风蚀黄沙
中原和漠北之间为了争夺土地,资源,良驹甚至美女,连年战役不休。梁国作为中原大国,自是多国混战中的重要一派,梁国孝景皇帝十五年兢兢业业,终于以绝对的实力维系了边疆的稳定。好景不长,孝景皇帝离奇驾崩,梁国一时大乱,内有世家派系争权,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在这乱世之中,谁是棋子,谁又是布局之人?
茕玉
三国:草原为王,一统九州
三国:草原为王,一统九州
搭了一班穿越汉末的末班车,结果成为最惨穿越者,开局就是匈奴掳掠而来的奴隶。不过,奴隶又如何,传承在手,精进武道,做那三国第一武将。看周元一番谋划,翻身做主人,娶单于公主,掌兵权,霸匈奴,马踏草原。绛侯之后,周氏之主,为官并州,一统九州。这一次汉末之争,再无人能勾结外族,入侵中原,因为周元不许;这一次汉末之争,边郡百姓再不用担心为外族屠戮,因为周元不让;这一次汉末之争,必将因周元而掀开新的历史篇章。
九牛五虎
拜占庭:从丝路杀出的骑砍佣兵
拜占庭:从丝路杀出的骑砍佣兵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进入贵族分地卖国的阶段,东方的土耳其开始进入历史的视野,意大利的诺曼骑士来势汹汹,佩切涅格进入灭国前的最后疯狂。神君阿莱克修斯也有其贵族的局限,最终招致十字军匪徒。大好河山待人收拾。另一边宋辽西夏大战,无意中从中原逃到西夏,又逃到了中亚。为了活下去不得不接受希腊商人的雇佣,跨过塞尔柱,抵达君士坦丁堡。一路的磨练壮大了他的队伍,怀揣骑砍2系统的左千山,也对着欧洲世界起了想法。——
哦咦咦啊咦咦
将神一怒
将神一怒
曾经替国征战,保卫国门的他,被当做维护和平的筹码,送进了冤狱!军功被国戚强占,为隐瞒事实,满门被屠戮,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属下被驱逐,就连他的妹妹,也沦为血奴,给仇家的敌人续命输血,得知真相的他,手提三尺剑锋,踹开了牢狱大门,对着跪在满地狱卒前的战神们,冷冷地说道:“这一次,跟随我,屠门!屠国!屠天下不平之事!”
某乙君
莽在北宋末年
莽在北宋末年
在重文抑武的北宋当兵是什么感觉?窝囊、憋屈、炮灰?赵莽:来都来了,不如好好莽一回!杀最凶残的金人,揍最怂蛋的士大夫,收最凶恶的土匪贼寇!赵莽:老子的口号是以(武)德服人!赵佶:生子当如莽(凶残如斯,不似赵氏子)!赵桓:悔不该早听小八之谏!赵构:八哥威武!斡离不、粘罕、金兀术:直娘贼,比俺更像野蛮人!
贼秃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