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风云录

第5章 睦州起变

一天下午,段康正在刑部署衙办公。一名小吏进来通报,说是木晚舟侍郎差人前来送书信。

等小吏带人进来,段康一看,认得是木晚舟的身边人,便问道:“木大人差你前来,有何事?”

那人回复:“木大人差我来送一封信,具体何事小人并不知情。”说完便递上书信,退了出去。

段康打开书信一看,只见里面写着:“段兄,见字如面。这几天来,我审问了当年神宫监裘万顺意外死亡一案的相关人员。原刑部侍郎郭延年正是此案主审之人。他已招供当时收取了宿卫禁军都指挥使司马玄、凤仪女官上官易香送来3000两。

郭延年自取1200两,上交原刑部尚书章弘800两,其余1000两白银则分赠下属若干官吏。我又审了相关官吏,与郭延年的口供基本吻合。由此可推,神宫监裘万顺绝非意外坠马而亡,而是被司马玄所杀。

至于裘万顺因何事被杀,郭延年并不知情。另外,凤仪女官上官易香与司马玄为情人关系。我猜此案中案必与白云寺有关,但最近受大学士张仲景差使,我另有急务要处理,特劳烦段兄代查白云寺的秘密。木晚舟留。”

段康看完,便把信烧了。一时心闷,段康便起身在刑部衙署内随意走走。看这刑部衙署宏伟壮观,一副庄严肃穆的模样,段康心中不禁喟然叹息,这几个月来发现的冤案、错案多如牛毛。这十多年来,到底有多少冤魂在这刑罚之地哀泣。

回到府上,段康把跟随自己多年的张三、李四喊了过来,将白云寺两宗案子的来龙去脉细细说了。

段康接着说道:“白云寺地处偏远,外界少有人知晓。你们此番过去目的是好好侦查这白云寺有什么异状。先从外围打听了解,摸摸底细。如需要进入尼姑庵内,你们俩便让婢女小赫她们配合,也可以潜入窃听。

如尼姑庵内没什么高手,以你们的身手应该不会被发觉。切记,重点是秘密调查,千万不要贪功,打草惊蛇。若有重要消息便回来报我。”

张三、李四领了命,便去准备调查事宜。

时光飞逝,转眼已近重阳。皇宫内,司礼监掌印太监、东厂提督童贯行色匆匆地走在一条弯曲的甬路上,身后还跟着几个太监,一会功夫就走到了延福宫前。

守在宫门前的首领太监周宏,远远看见童贯走来,赶紧从椅上起身,上前问安。

童贯摆摆手,说道:“周宏,快去通报陛下,说我有要事禀报。”

周宏应了一声“嗻”,推开宫门进去。过了一会,周宏出来了,面露难色地向童贯回报:“陛下现在和李师师姑娘玩的正开心,说要是有事,明日上朝再议。”

童贯皱了皱眉头,在延福宫前踱来踱去,最后还是没走进宫内,临走前特意叮嘱周宏:“陛上已有多日没上朝了。你明天须记得提醒陛下,以免误了国家大事。”

第二天辰时刚至,当朝的三个大学士,童贯以及二院六部五寺的长官皆已在垂拱殿入列,等候道君皇帝朱是佶朝政。等了一个时辰,朱是佶还是没有上朝,但大臣们并不在意。朝堂上,人人皆知朱是佶向来上朝都是迟到早退。

又过了五刻钟时间,还是不见皇帝踪影,大学士蔡京心中狐疑,便向童贯望去,正欲开口。坐在一旁,同为大学士的谭羽轩再也按捺不住,向童贯拱拱手,说道:“事态紧急,还是劳烦童中官到皇宫里,请一请陛下。”

童贯也觉得大有不妥。当他正准备起身去皇宫的时候,垂拱殿外走进来一个人,正是周宏。周宏进殿后,向众大臣揖了一下礼,便径直走向童贯禀报:“陛下有口诏。朕今日身体微恙,故不能上朝,有要事下次再议。”众大臣一听,不禁哗然。

童贯悄悄地把周宏拉到一旁,低声问道:“昨天我呈上去的奏本,陛下看了没有?”

周宏苦着脸,说道:“这几天陛下一直在华阳宫游玩。御案上的本子没有动过位置,怕是没看过奏本。”

“那现在,陛下人在哪里?”

“今天上午,陛下起床后,觉得皇宫中玩腻了,便带着一帮人前去丰乐楼,去找李师师姑娘。”

童贯一听就明白,什么身体微恙,那都是托词,心中一思索,便有了主意,大声说道:“诸位大臣稍安毋躁,本监现在就去请陛下。有劳诸位大臣在垂拱殿中憩息,静侯我的回信。”

说完,童贯便急忙走出垂拱殿,也不带侍卫,只让周宏跟着。两人各骑一马,直奔丰乐楼而去。不到半个时辰,童贯、周宏便到了丰乐楼,只见大楼正中挂了一个牌匾,上面有当今皇帝朱是佶题款的六个大字“天下第一青楼”。

楼中侍卫认得童贯等人,纷纷行礼。童贯不予理会,径直上了三楼,只听见里面莺声婉转,突然响起一曲悠扬的凤箫声。

童贯站立在屏风处并不着急,停下抹了抹汗水,整理下衣冠,直到曲子吹完,才一边鼓掌一边缓缓地走进去,说道:“师师姑娘这首《彩云间》是越来越好听了。”然后才向坐在正中的道君皇帝朱是佶跪拜。

朱是佶一听童贯称赞李师师,不禁心中高兴,便向童贯招手,说道:“童中官果然是知音,懂得这曲子的妙处,快过来坐下,一会陪朕欣赏师师的惊鸿舞。”

童贯在朱是佶下首坐下,说道:“陛下,最近朝中有件要紧事,蔡京几个人议来议去,却没想出一个万全之策。非得让我前来,请陛下决断。现如今他们还在垂拱殿侯着呢。”说完童贯便向李师师使了个眼色。

李师师冰雪聪明,便停下舞蹈,过来给朱是佶轻轻捶背,说道:“陛下,师师今天有点不舒服。更何况这惊鸿舞,您都看腻了,我暂时也想不出什么新花样。

不过呢,我和姐妹们最近倒是编排了一种新舞。只可惜这几天都抽不出时间,和姐妹们好好练一练。不如,陛下先回宫,等过段时间,师师编排好了再给陛下看,好不好嘛。”

听童贯、李师师这么一唱一和,朱是佶心里也有点愧疚感,觉得自己好像是过分了一些,便轻抚着李师师的脸蛋,笑着说道:“那就依依师师之言。不过你得好好给朕编排一个没看过的新舞。”说完,朱是佶便随童贯前去垂拱殿。

午时左右,让众大臣倾耳戴目的朱是佶,总算是坐上了垂拱殿里的那把龙椅上。没等众大臣行礼,朱是佶便摆摆手,说道:“那些繁文缛节免去了,你们赶紧按轻重缓急,挑几件事来议议。谁先说?”

话音刚落,枢密使张楷便站出来,说道:“八月十五,方腊在睦州迷惑民众谋反,自称圣公。五天前传来军中急报,方贼已拿下睦州七府两县,占据了睦州大半土地。睦州总兵韩金宾弃城潜逃,不知去向。睦州布政使蔡遵不幸为国捐躯。

臣已派鼎州总兵陈建、澧州总兵谭亨伯前去支援。但方贼势头正猛,臣怕陈建、谭亨伯他们镇压不住,恳请陛下允许调殿前司的禁军前去剿匪。另外,受方贼的影响,宋天寿也在山东梁山造反,臣已令山东总兵王子佛正在全力围剿。”

朱是佶一听,脸色微变,怒道:“如此大事,为何朕如今才知道。”枢密使张楷不卑不亢地应道:“此等要事,臣不曾瞒报。每次睦州、山东送来军报,皆以加急奏本呈至延福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风蚀黄沙
风蚀黄沙
中原和漠北之间为了争夺土地,资源,良驹甚至美女,连年战役不休。梁国作为中原大国,自是多国混战中的重要一派,梁国孝景皇帝十五年兢兢业业,终于以绝对的实力维系了边疆的稳定。好景不长,孝景皇帝离奇驾崩,梁国一时大乱,内有世家派系争权,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在这乱世之中,谁是棋子,谁又是布局之人?
茕玉
三国:草原为王,一统九州
三国:草原为王,一统九州
搭了一班穿越汉末的末班车,结果成为最惨穿越者,开局就是匈奴掳掠而来的奴隶。不过,奴隶又如何,传承在手,精进武道,做那三国第一武将。看周元一番谋划,翻身做主人,娶单于公主,掌兵权,霸匈奴,马踏草原。绛侯之后,周氏之主,为官并州,一统九州。这一次汉末之争,再无人能勾结外族,入侵中原,因为周元不许;这一次汉末之争,边郡百姓再不用担心为外族屠戮,因为周元不让;这一次汉末之争,必将因周元而掀开新的历史篇章。
九牛五虎
拜占庭:从丝路杀出的骑砍佣兵
拜占庭:从丝路杀出的骑砍佣兵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进入贵族分地卖国的阶段,东方的土耳其开始进入历史的视野,意大利的诺曼骑士来势汹汹,佩切涅格进入灭国前的最后疯狂。神君阿莱克修斯也有其贵族的局限,最终招致十字军匪徒。大好河山待人收拾。另一边宋辽西夏大战,无意中从中原逃到西夏,又逃到了中亚。为了活下去不得不接受希腊商人的雇佣,跨过塞尔柱,抵达君士坦丁堡。一路的磨练壮大了他的队伍,怀揣骑砍2系统的左千山,也对着欧洲世界起了想法。——
哦咦咦啊咦咦
将神一怒
将神一怒
曾经替国征战,保卫国门的他,被当做维护和平的筹码,送进了冤狱!军功被国戚强占,为隐瞒事实,满门被屠戮,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属下被驱逐,就连他的妹妹,也沦为血奴,给仇家的敌人续命输血,得知真相的他,手提三尺剑锋,踹开了牢狱大门,对着跪在满地狱卒前的战神们,冷冷地说道:“这一次,跟随我,屠门!屠国!屠天下不平之事!”
某乙君
莽在北宋末年
莽在北宋末年
在重文抑武的北宋当兵是什么感觉?窝囊、憋屈、炮灰?赵莽:来都来了,不如好好莽一回!杀最凶残的金人,揍最怂蛋的士大夫,收最凶恶的土匪贼寇!赵莽:老子的口号是以(武)德服人!赵佶:生子当如莽(凶残如斯,不似赵氏子)!赵桓:悔不该早听小八之谏!赵构:八哥威武!斡离不、粘罕、金兀术:直娘贼,比俺更像野蛮人!
贼秃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