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荞回家,和家里人道别,在三个孩子恋恋不舍目光中,出了家门。
郑向国今天先送余荞她们去了火车站,等人上了车以后,才回去工作。
从京市到山东L市,十几个小时就到了。下了车,天已经很晚了,四人在小饭馆吃了晚饭,就在火车站附近找了旅店住了下来。
晚上她们开了两间房,余荞和沈梅住一间,余强和余树住一间。
现在这种小旅馆的条件是真不怎么好,但是出门在外也不好挑。
余荞和沈梅躺在床上,就和余荞说起了老家的人和事。
“你爷爷叫余启安,有四儿二女。你大伯是老大,你爷奶很重视他。”
“你二姑排行老二,是家里的长女,也是被偏爱的。”
“你二伯叫余良,在家里排行老三,很会说话,嘴也甜,但是小心思也特别多。”
“你爹在家排行老五,你也知道你爹,人有些老实,那时候在家里,就是被忽略的那一个。”
“你小叔余朋是你爷奶最小的儿子,所以比较受宠。”
“还有你小姑,余乐,她是最小的,她还没嫁人的时候,就她最得你爷奶的心。”
“咱们家其实还算好的,那时候每天吃大锅饭,你大伯和二伯在罐头厂上班,有工资,能贴补家用。”
“可是山东这地方吧!地少人多,大锅饭根本就吃不饱。”
“家里贴补粮食,是按照你奶心里的排名给的。”
“她看重的,喜欢的就能多吃点,像你爹这样在她心里排名靠后的,分到的东西也是最少的。”
“我和你爹结婚后,基本就是靠大锅饭养着,可大锅饭真的吃不饱。”
“你大哥出生后,我连奶水都少的可怜,你奶舍不得粮食,你大哥从生下来就没吃饱过。”
沈梅说起往事,眼圈都是红的。那时候她看着余大河瘦弱的样子,都觉得养不活了。
她和婆婆说过,能不能给她多分点口粮。婆婆只说,这年景就这样,大家都吃不饱,熬着吧!
可家里的孙子那么多,就她们家的,瘦的身上都是骨头。
一个孝字压下来,沈梅只能生生忍着。好在余大河大一点,靠着大锅饭,和他们两口子省下来的口粮,慢慢也长起来了。
后来有了余大山,那年年景还不好,他比起他哥哥还不如。
日子太苦,为了活下来,沈梅和余树就说要去东北。那时候村里也有人去了东北,说东北好混一点,余树和沈梅才起了心思。
可是余启安和崔爱华不同意,这事拖了段时间,每天看着两个瘦弱的孩子。
最后余树和沈梅,基本是和老两口闹掰了,拖家带口的去了东北。
他们离开家的时候,就只带了几身旧衣服,是一路乞讨,走到了东北。
虽然已经过去了二十几年,沈梅想起当初的事,心里还是很难受。
沈梅说了好一会儿,也是累了,说完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听着沈梅均匀的呼吸声,余荞心里忍不住心疼。她知道,爹娘是为了活不下去了,才闯的关东。
可今天听到沈梅说这些往事,她也能体会到当时的艰难。
若不是被逼到绝境,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就闯那看不了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