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神探:开局被斩首怎么办?

第206章 谁在破坏先祖宗法?

崔玉顿感不妙,她下意识后撤了半步,皱眉不悦道:“你们想干嘛?”

“族老,请你不要再执迷不悟了。”

“我哪里有执迷不悟?”

“死要面子活受罪,族老,我希望你能识大体。如今清河崔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崔玉气笑了:“我算是看清你们这群人了,打着保全家族的口号,竟然委身下跪一个外人?”

“要跪的不是我们,只是你。”

“......”崔玉的手在颤抖,看得出来,她如今的情绪十分不稳定。

“呵,难道你们都忘了,宋真是如何抹黑清河崔氏的吗?”

崔梦真大声驳斥她的话:“抹黑?他说错了吗?难道事实不是如此?你个老顽固还没有认清楚自己的错误。”

“事实?事实就是,我崔玉对得起列祖列宗,我是严格按照流传下来的族法家规行事。我何错之有?”

崔玉傲然的直起身子,她面色清冷的扫了一圈眼前之人,继续说道。

“我知道,你们有一部分人对士庶不婚的制度心存不满。”

“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清河崔氏为何能传承上千年经久不衰?”

“如果没有这些在你们眼里看起来腐朽不堪的宗法,你们以为,如今能在这个社会上,成为高贵的五姓七望之人?”

“哦,你们觉得自己很委屈了是吧?如果不是崔氏列祖列宗们牺牲自己的幸福,与其他士族联姻,为清河崔氏搏得千年繁盛。”

“你们如今能享受到富足的人上人生活吗?”

“别跟我说什么人生而平等,你们就跟稚儿一样天真,这个社会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九品中正制的本质,就是要把人分个三六九等”

......

崔玉的一番发言,震耳发聩,让众人纷纷愣在原地。

有人在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了?

其实崔玉说得不错,清河崔氏之所以能发展成如今的庞然大物,与先辈的牺牲与奉献,有莫大的关系。

为什么祖宗们能接受得了这种制度,我们却无法接受?

是不是我们都受了别人的蛊惑,还是说,这个时代变了,腐朽的旧制早应该被淘汰?

崔玉见众人陷入了沉思,她趁热打铁。

“有没有想过一种结局,如果我们清河崔氏放开大门,将门外那群卑贱的庶人接纳进来,家族又会变成什么样子?还能保持如今超然的地位吗?”

这时,崔秋华重重的叹了一声:“族老,你开口闭口都是说外面的人羸弱式微,然而,如今的清河崔氏连你口中的弱者都比不过了。”

“抛开宋真不谈,就说如今的五品以上官员,又有多少个是出自五姓七望的?”

崔玉不服气的反驳道:“你这话不对,朝廷是李唐家的,他们在刻意打压五姓七望,你们 难道不知道吗?”

“是吗?那咱们就不比较官职,提一下文学方面。请问骆宾王是五姓七望之人吗?”

崔玉沉默了,她不可否认骆宾王的才华。

但是,这个时代除了骆宾王,还有另一个大诗人啊。

“卢照邻不是范阳卢氏的族人?”

崔梦真哈哈大笑道:“你真有意思,七叔明明在举例说明,除了五姓七望,天下寒门仍然能出贵子,你却......”

崔秋华用手阻止了对方的发言,他语气平静的说道。

“族老,崔梦竹是我的女儿,宋真与我女儿崔梦竹情投意合,并且我本人十分欣赏宋真,请问这个理由够了吗?”

崔玉拿拐杖重重的咚了一下地面,她斥责他:“崔秋华,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

“我在做一个阿耶应做的事。”

“崔秋华,你真的是太自私了!竟然为了一己私利,破坏先祖宗法。”

“儿女婚嫁,应该尊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请问族老,这是不是先祖宗法?到底哪本圣贤书,写着一个女子的命运,由家族远亲决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墓书系列之不死之血
墓书系列之不死之血
“你想拥有怎样的命运?”当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林寻陷入了深沉的回忆之中,他回想起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自己好像并没有太过于难忘的事情,平平淡淡的生活让他提不起一点兴趣,命运这个词就好像是板上钉钉一样,把自己钉在了农村。但林寻此时还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即将要发生巨大的变化,他现在所不情愿的平凡生活就成为过去,也将成为他最想回去的日子,可盗墓的生活让他距离平凡越来越远,起因则是那一晚上的可怕经历
过海为客
茅山天师
茅山天师
奶奶的离世,间接的将我推向了一条与普通人截然不同的道路,从此我的命运开始改变,而伴随着我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经历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地府阴差,八门尸煞,灵岩鬼界,昆仑魔魃等等之后,我却突然发现,这些事情好像都在指向一个阴谋,一个足以翻天覆地的阴谋......
九九瑞阳
胎煞
胎煞
死人生子并不罕见,但这样的孩子多半夭折,我就是这样的一个尸生子,幸运的是我活到了十七岁,帮我吊命的老罗却说,十八岁是我最后的一道坎……
泡面公子
消失的小岛
消失的小岛
本书为司马寻踪系列第一部,又名好人村。当一束光照进黑暗里,这束光是否也有了罪?一座消失的小岛,一个好人村,一个坏人村,一个侦探,一个大盗,一个幽默离奇的悬疑故事。
长弓难鸣
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
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
历史上大人物的私密小事。部分根据史书分析得出,部分根据民间传说得出。真实性有待考证。绝对会刷新你的历史人物认知感。本书的趣味历史分享qq
汤汤哩哩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