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条咸鱼还能招雷劈?
- A:简介呢?B:为什么要简介?A:为什么不要简介?B:直接咸鱼不就好了,有了简介还怎么咸鱼?A:……
- 登徒子
十位大宗师回到被乔平安新命名为东胜神州的中原,各自散开回本国,与皇帝汇报环游世界的所见所闻,并着手实施大迁徙计划。
有了乔平安通天真人背书,各大宗师作证,各国高层基本认同世界是个大球,还有许多无主之地,
其中北辽上层,对于迁徙最为谨慎。
曾经作为使节的刘承诚,心中并不小觑南宋,疑惑建言道:“陛下,不提迁徙过程中的百姓死伤,若我们迁徙一半的时候,南宋趁机攻打我们,怎么办?”
耶律洪基心里咯噔一下,倒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对于耶律明月、乔平安的信任,让他丧失了作为国君基本的危机意识。
“刘爱卿所言老成谋国,不知令主可有办法解除隐忧?”
耶律明月自从得传乔平安的飞行术,且知道他对契丹的看法后,立场已经完全和乔平安一致,道:“这个我等几位宗师有过考虑,初期是先迁移大理,西夏,我大辽和南宋分兵接管,并且提供部分粮草支援。”
停顿一下让众人消化信息,接着道:“等西夏和大理都走了,南宋需要先移民去大理,且到西夏的人中不能派遣大批军队,以确保我国安全,然后我们大辽百姓分批迁移。”
如此周密又有理有据的方案,朝廷诸公挑不出什么毛病。
耶律重元思索到一处遗漏,道:“西夏走了,西域诸国还在,万一他们趁虚而入,也是个麻烦。”
澹台越闻言欲言又止,选择了明哲保身,
藉此天下巨变之际,他决定保留有用之身,为后世子孙搏一个封王拜相。
见无人替她解释,耶律明月微笑道:“南院大王过虑了,在迁徙之前,这些小国会被我们先招降。”
耶律重元还要争辩,耶律明月神色已经转为冷然:“任何西域小国敢不举国投降,通天真人有旨,杀无赦。”
以她今时今日的大宗师修为,气场之强,即使以女子声线说出,也带着不容置疑的凛然杀机。
至此,辽国朝廷统一意见。
汴京报纸刊发的世界地图和世界版图传到西夏,带着重分天下九州的震撼消息,让西夏举国陷入了大争论。
李谅祚得密报惊闻母亲李秋水仍在人世,且已经是当世大宗师,身边有一个貌似相好的男子,高兴的同时,不免替死去的父皇李元昊,感受头顶一片绿油油。
紧急召见国丈兼国舅没藏讹庞商议国事,为了自身安危,姑姑李雪雁,一品堂数位大高手,也一并招来。
李谅祚开口道:“母后金蝉脱壳离我而去,如今贵为大宗师,汴京会议上,九州重新厘定,我西夏被迫迁徙殷商洲,需要远渡重洋,诸位国家之柱石,如何看法?”
没藏讹庞臣子中地位最高,若不说话,没有其他大臣敢抢先。
“国主之思,也正是臣下所虑的,可此番太后行事之前,并未与我这个弟弟商议,具体大宗师会议的内容,微臣是在大宋日报上略知。故以臣之见,当务之急先找到太后。”
李雪雁不由点头,虽然一直觉得没藏讹庞权势过大,有造反嫌疑,但其人的大局观还是清晰,不能反驳。
“国丈此言有理,那么我们先假设汴京会议是真,我们如何应对,能否拒绝执行?”
他目前只有十二岁的年纪,已经安土重迁,不想离开故乡。
李雪雁弯腰行礼,道:“以报纸上安排,大理的迁徙在我们大夏之前,不妨先静观其变。毕竟大理国土不弱我们多少,亦有五百里江山。”
此言一出,在场诸人纷纷赞同。
李雪雁立于大殿中,气势森然,姿容绝美,不仅一身修为盖压西夏,大局见识也远超一般男子。
仿若天下钟灵,竟在一人身上展现。
景询目光灼灼的注视着佳人,碍于两人年龄和身份的悬殊,不敢吐露心中爱意。
如果没有外力干预,按照原来轨迹,他相思成疾,终身不娶,最后郁郁离世。
段延庆拄着拐杖上前两步跪地,腹部翻涌运使腹语,发出声来:“不管敌人如何强大,只要国主一声令下,微臣肝脑涂地,愿为陛下效死。”
在这个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表忠的话取了巧,却又让人不能反驳。
“果然是当过几年太子的人,知道皇帝最喜欢听什么。”
李雪雁暗暗想到,
她是当年主张收留段延庆的人,带着一丝谋夺大理的心思,可眼下形势突变,这步闲棋有可能彻底没了作用。
“好,果然不愧我西夏肱骨忠臣。却不知是哪一位?哀家以前竟不曾听过。”
一个飘渺的声音在大殿屋顶上传来,在殿内几人惊骇的时候,来人已经从正门进入殿中。
竟是消失经年的李秋水!
李谅祚往她身后一瞧,没有发现无崖子。
暗暗松一口气,若是那人真的来了,不知是否要叫一声后爹呢。
嘴巴大张,泪水积聚,神情转换瞬间入戏,哽咽道:“母后,儿子好想你啊。”
从皇座上起身,跌跌撞撞走来。
段延庆不好出言阻断这个场面,悄悄退回人群。
李秋水见这长成半大小子的皇帝儿子,心底涌起了往事,一时难免伤感。
“谅祚,母后对不起你,这几年你过的还好吗?”
见她母子相认感人画面,殿中众人识趣,纷纷告退而出。
李谅祚哭泣道:“其他一切都好,只是母后走后,舅舅就把表妹强嫁给我,最近又动作频繁,景询奏报似乎要对孩儿不利。”
李秋水眉头一皱,问道:“消息属实吗?”
李谅祚委屈道:“我冤枉舅舅做什么,自从他升任国相掌握了权力之后,就渐渐迷失,产生了不该有的野心了。”
李秋水设身处地的一想,的确有这个可能, 说道:“所幸事情还未发生,来得及挽回,娘这次回来,要向你宣布汴京大宗师会议决议,我们大夏要去商州重新建国了。”
李谅祚得到确信,心中大石落地,问道:“母后能否为大夏争取更多权益?”
李秋水微笑摇头,道:“别不知足,你可知商州有多大?是现在疆土的五倍还多,那里资源也是这里的数十倍,你还要多少好处。”
“这这这,儿子愚钝,没有想到母后已经替大夏争取到这么多!”李谅祚立刻表现出诚惶诚恐,自责万分。
“你年幼初登大宝,母后不会怪你。”
李秋水自从与无崖子重归于好,接受妹妹加入大家庭,性格发生了 一丝改变,温柔许多,不再似以前那么凶戾。
母子心情平复,重新召回外面等候的众大臣,商议举国迁移的事情。
……
大理相隔汴京不远,与大宋交往最密,几乎与同一天发布大宗师决议,
根据既定计划,也是第一个需要执行大迁徙的国家,
可还未正式执行,大理的百姓得知开始抵触,反对的民众三三两两出门,于主道集结,人潮汹涌来到皇宫外请求改变国策。
段正明果断派兵镇压,震怒调查之后发现竟没有任何人在其中挑拨,是群众的自发行为,
段思成得知这个结果,瞬间感觉压力巨大,
镇压之事难免伤及无辜,发生后两天,经恶意传播开来,底层不明真相的有离心离德之势。
段氏大理一时间可谓怨声载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