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不一样啊。”胤禛叹息,他相信自己的预感,这一关他挺不过去了。这次的预感就像当初预感不退位就会死那样强烈。
“如何不一样,我去找太医,和他们一起研读医术,一定能找到救你的办法。”舒瑶说着要走,被胤禛一把拉住。
“别去。”胤禛气喘吁吁,“最后的时光了 ,我只想你陪在身边,不要……浪费这……最后的时光。”
听他这么说,舒瑶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胤禛像是突然来了精神,他坐起身来,将舒瑶抱在怀里。
预感到什么,舒瑶泪流不止,哭得喉咙被什么堵住了一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险险背过气去。
“你慢慢听我说。”胤禛给她抚背顺气,我这一生……最幸运的就是娶你进门,和你孕育了弘暻他们几个孩子,弘暻在治国之道上比我更出色,我相信国家在他的治理下会更强盛……”
“……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家,我走后,留你一个人,你会不会怪我?”
舒瑶说不出话来,只能流着眼泪使劲摇头。
“我想也是。”胤禛微微一笑,取出随身携带的手帕给她擦眼泪,“你从来不会怪我什么,你看,这条手帕还是你刚进贝勒府不久的时候给我绣的第一条手帕,我一直好好保存着,即便你后面还给我绣了新的手帕,这一条始终是不一样的。”
他手上的帕子除了看上去有些微褪色了,其他还和从前一样,不难看出胤禛保存得多好,恐怕这些年都没怎么舍得用才能保存这么好。
舒瑶缓了许久,勉强忍了泪,点头道 :“我记得,三公主出生的时候,我还与你闹别扭要将这帕子收回,没想到爷保存了这么久。”
“这是你对我的情意,一针一线我都很珍惜。”胤禛那时候只是对她比较喜欢,还谈不上爱,只是下意识惦记,下意识将她亲手做的物品保存好。
胤禛突然问:“你后悔吗?”
舒瑶不解抬头:“后悔什么?”
“后悔嫁入贝勒府当格格。”
“不后悔,若再来一次,我还想嫁给四郎。”
“四郎,你一次这样唤我。”胤禛眼睛里迸发出惊喜。
舒瑶深情地说:“因为我始终觉得与四郎的身份有别,我不是四郎的正妻,不配这样叫,但是私底下,我已经这样唤过你千万回了。”
“瑶儿,我舍不得丢下你,可我比你年长十几岁,注定要走在你前面,你好好活着,等你百年后来与我同葬,我在奈何桥上等你。”
“四郎怎么也开始相信奈何桥这样的话, 你一向坚称世上没有鬼神,没有往生……”
“因为遇见你,让我开始奢望能与你有下辈子。”愿意相信这些荒诞的言论,只是想与你再有来世。
“四郎……”舒瑶的眼泪再次簌簌落下,很快打湿了衣襟。
“瑶儿,你别哭了,我希望看到你笑着,我喜欢看你笑,你笑起来最美了。”
“好。”舒瑶用袖子胡乱擦去脸上的泪珠,抽泣着扯出笑容。
“对,就是这样,我最喜欢笑着的你。”胤禛凝望她半晌,忽然释然一笑,道了句:“我走了,你好好保重自己。”
说完就闭上了眼睛。
舒瑶怔住,眼眶泛酸,刚止住的泪迸涌而出,大哭出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听到这哭声不对劲,焦心守在门口的弘暻等人推门入内,就见皇额娘搂着紧闭双眼的皇阿玛。
齐齐惊呼。
“皇额娘。”
“皇阿玛……”
舒瑶将胤禛缓缓放在床上躺着,轻声说:“你们皇阿玛……宾天了。”
“皇阿玛……”
“皇玛法……”
“国罗玛法……”
床前跪了一地,哭声汇聚在一处,传到九经三事殿外面的汉白玉石台上。
静候在此的众位大臣和怡亲王等人登时明白了什么,跪在门口。
苏培盛出来,眼眶含泪高呼:“太上皇驾崩……”
太上皇的丧仪极尽哀荣,庙号世宗,葬在泰陵,地宫左侧还留了一个位置。
世宗下葬后,太后大病了一场,缠绵病榻,直至乾隆七年初才有所好转。
【宿主,你的演技经过多年锤炼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了,佩服!佩服!】
灵泉空间里。
团子上下飞动,舒瑶坐在秋千上,喝着桃花酿,慢悠悠荡着。
伤心?
是有一点。
毕竟是一同相处了这么多年的伴侣,还是一个极宠爱她的人。
不过伤心了两日她就缓过神来了。
只是对外表现得一直伤心欲绝的模样罢了,孩子们怕她寻短见,每日必得留下一个人陪在她身边,晚上歇息也要安排四五个侍女守夜,
她才四十四岁,还有几十年好活呢,怎么可能想不开去死。
胤禛死了,她除了伤心,更多的是一种解脱了的自由感觉。
再也不用在谁的面前演戏了。
她就是大清最尊贵的人。
“团子,我的任务早就完成了是吗?”舒瑶忽然问道。
【是啊宿主,你想脱离世界吗?】
“不想。”舒瑶一口回绝,笑话,她才刚刚熬出头,正是享福的时候,马不停蹄做任务干什么,离退休养老还早,那现在在这里过一下养老的生活岂不美哉!
【那宿主问这话的意思是什么?】
“我只是觉得,现在任务完成了,胤禛也走了,孩子们都有自己的生活,我也该好好想想自己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了。”
【宿主想好了吗?】
“还没有,不过有些头绪了。”
乾隆七年,舒瑶一整年都待在京城,处理女子学院的事,含饴弄孙。
大清闭关锁国多年,国内发展进程缓慢,在舒瑶的侧面提醒下,弘暻重新开放海禁,下令建造战船,大力发展水师,鼓励与外族贸易。
乾隆八年夏。
舒瑶组了一只船队,挑选聪明伶俐善于学习的属下,装上大批货物,与弘旭从南京出发,出洋与外国人贸易。
有弘旭在,舒瑶才放心带着人出海。
回国的时候已经是乾隆九年秋天了。
特命建造的大船配备了火炮枪械弓弩,弘暻派遣二百精军跟随护卫,装载货物众多,去了几个国家才交易完。
不过收获巨大, 风吹日晒、海上漂泊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