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浩在研究所,一呆就三天。
在这期间。
他根据各自的特长,调整了人员结构,进行了明确的分工。
新增了动力控制,材料两个科室。
其中动力控制负责人就有戈拉。
听说准备仿制CH-47。
戈拉十分激动。
这款机型充满了挑战性,正符合他的胃口。
安排好事情,杨浩就返回了公司。
刚回到公司。
就吩咐人力部,在社会上高薪招聘航空专家,并且还要大张旗鼓。
这件事杨浩并不怕公开。
他已经收到了市政府最新消息,航空总局正式批准了鲲鹏成立,并且颁发了生产许可证。
鲲鹏。
全称江州鲲鹏飞机股份有限公司。
这是东方集团与江州政府共同成立的新公司。
江州政府以土地面积入股10%。
…………
为了绘制新飞机的机身设计。
杨浩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
足不出户一个半月。
就算梦寐以求的飞机生产线到货,都忙的没时间去看。
别看只是缩小版的CH-47,就觉得可以照猫画虎。
其实事情远没那么简单。
机身或许可以按照比例缩小。
但旋翼设计却不能这么简单粗暴。
这与单旋翼直升机不同。
单旋翼的螺旋桨叶长短,要求并不高,不像纵列双旋翼那样的苛刻。
毕竟两副旋翼不在同一个水平位,呈高低搭配。
稍微设计不当。
就会引起乱流,致使飞机失控。
其实旋翼还不是最难的,动力控制系统反而最繁琐。
就算知道了构成原理,也不能完全照搬。
毕竟还要考虑制造工艺。
别看CH-47原型机。
波音六十年代就能研制成功,就觉得制造不难。
这些认知过于片面。
一件合格的零部件。
除了工艺,主要靠材料,材料不达标,工艺水平再牛也不行。
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真有想的那么容易。
各国早就仿制成功,CH-47也不可能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几十年。
对于当前材料,工艺。
他了解相当有限。
幸好动力研究所有这方面的专家。
参考专家们的建议,再根据当前加工能力,杨浩把控制单元做了局部改良,从而减轻了制造难度系数。
…………
鲲鹏动力研究所
所长办公室。
杨浩悠闲地坐在一旁喝茶。
藏连山,戈拉两人肩并肩,凑在一起,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电脑。
闭关结束。
杨浩简单处理完积压的文件,就马不停的跑过来。
就是想听听。
他们对设计图的意见。
毕竟任何设计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或多或少,有他考虑不周的地方。
一盏茶功夫过后。
两人终于看完整体设计图。
“哦买噶,这简直跟CH-47一模一样,除了小一号,机身的布局也完全相似。”
戈拉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杨浩。
藏连山也在旁附和:“却是不可思议,猛看上去,还以为是同一家公司设计的。”
显然,夸大其词了,其实内在变化很大。
外观就缩小了很多,旋翼直径也跟着变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