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养崽日常

第271章 慧贤皇贵妃11

回到自己的院子,安宁小朋友迈着小短腿跑过来,走到云意面前站住,行了个憨态可掬的礼。

“女儿恭贺额娘成为侧福晋,额娘大喜!”

一把把自己的贴心小棉袄抱起来,云意亲了女儿一口,笑的欣慰。

心里感慨,果然还是生女儿好,我女儿真的是太乖了。

就在母女俩亲近的时候,奶嬷嬷抱着四阿哥永瑄走了过来。

永瑄是雍正十一年生的,去年出生,到今年才一岁不到,还不能下地走路。

一只手抱不了两个孩子,云意抱着女儿,让嬷嬷把儿子抱进去。

来到床边,把两个小家伙放上去让他们玩儿,云意坐在床边看着他们。

青黛也在旁边伺候着,看见这幅场景,她嘴角微微上扬,这样的画面真好。

但随即想到了什么,青黛又有点不开心了。

云意回头正好看见她变了脸色,“怎么啦,是谁惹到我们青黛姑娘了,让她的脸色这么难看。”

听到打趣,青黛小声抗议:“主子您乱说,奴婢才没有脸色难看。”

“好好好是我说错话了,那青黛姑娘能不能说一下,你刚才是怎么了呀!”

叹了口气,青黛说起心里的担心:“主子,听说这次选秀,皇上要赐侧福晋入府呢。”

对于这件事,云意是知道的,弘历后院里,除了嫡福晋富察氏身份高贵,出身满军镶黄旗。

其他的不是满军旗包衣就是汉军旗包衣,还有苏氏这个纯汉人在,身份都不高。

弘历自从前几年开始,就是朝野内外一致默认的隐形太子,未来皇帝。

他的后院,怎么也得多上几个身份高贵的满族姑娘才是。

弘历也是因为怕侧福晋入府委屈了自己心爱的高格格,才会在高氏父亲立功的时候,没与额娘商议,直接上了请封折子。

赶在侧福晋入府之前把高氏晋为侧福晋,那高氏就是宝亲王府的第一位侧福晋,就算之后多了个皇上赐婚入府的侧福晋,高氏的身份都要尊贵些。

对于这位未来的侧福晋,云意有些好奇,不知道改变了历史之后,那拉氏还会不会入府。

宫里的熹贵妃现在心情不太美丽,雍正十年孝敬宪皇后离世之后,钮祜禄氏从熹妃晋为了熹贵妃,是后宫实际意义上的掌权人。

原本以为自己是未来太后,可以压制高氏,没想到儿子竟然忤逆自己,直接跟雍正请旨,晋了高氏为侧福晋。

高氏现在是侧福晋,那等儿子即位之后,岂不是一个妃位跑不了的。

熹妃看不得这些,这些年高氏生了好几个孩子,自己都没让她往上爬,把她压的死死的,现在竟然没压住。

得知晋封侧福晋的圣旨送去宝亲王府的时候,熹妃气的在宫里摔碎了好几套茶器。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死后,墨总疯癫了
死后,墨总疯癫了
【破镜难圆+追妻火葬场+相互救赎+先虐后宠+恶有恶报】疯批阴郁暴躁男主+乐观坦率敢爱敢恨女主墨子寒和安如离相恋五年,却因为林子语的出现而面临感情破碎。在她和救命白月光之间,他选择了白月光。失去安如离的第一年,没有等来复合。反而等来她另有新欢的消息。没有身份立场的他只能看着安如离的照片睹物思人。他不明白为什么最后在你身边的人不能是他。那天。安如离牵着新男友和他擦肩而过。墨子寒转身拉着了她的手,“和我
明月疯疯
重生七零,下乡前我搬空全家
重生七零,下乡前我搬空全家
上一世的秦寒舒想不开,在继父逼她下乡的时候寻了短见,死后她的魂灵附在了被继姐骗走的念珠上,眼睁睁看着继姐利用原本属于她的一切,领着全家享了一辈子荣华富贵,她恨得魂飞魄散。睁眼重生,她麻溜抢回自己的空间,卷了家里所有东西。这一世她才不会那么傻去死,将一切拱手让人!手握空间,秦寒舒在乡下的日子美滋滋,堂兄却以为她过得苦哈哈,托了回家探亲的战友照顾她一下。谁知道......再次见面,秦飞扬看着手拉手的战
空山灵雨
四合院:风言风语
四合院:风言风语
搞笑四合院,没有戾气的年代文,主角可能不是好人,但也不是太坏。大概就是主角自己瞎折腾,名声坏了娶不上媳妇,为了不显得自己鹤立鸡群,在大院里把其他人名声也搞坏,让大家都娶不上媳妇。然后自己悄咪咪的娶,瞒着四合院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单女主或者双女主,金手指是修仙者家里的玉雕摆件。能种田,还有几个各种形态的仿生傀儡
水鱼一号
逍遥山村直播生活
逍遥山村直播生活
厌倦了都市的喧哗,马小冬回山村搞直播。上山打猎,下水捉鱼;农家院里,瓜果飘香;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大白,小白,去给我抓条鲶鱼王,我要做清蒸鱼头。”“小鹰,给我抓只野兔来,我要做兔肉火锅。”“这山药蛋十万块钱一个,我平时都串成串,烤着吃着玩儿。”“什么野狼、大老虎?抱歉,我家大黄一个能锤爆俩。”
马小冬
穿越之楚王独宠咸鱼王妃
穿越之楚王独宠咸鱼王妃
(1v1双洁冷面王爷vs小祸害架空轻松文穿越)整个京城都知道,这顾家三小姐是个不学无术,斗大的字儿不识一个,整天就知道招猫逗狗,闯祸无度的祸害…顾姗姗:??什么情况,自己不过是在超市帮爸妈看店的时候,被货品砸了一下而已,为什么一觉醒来,就变成了一个草包三小姐了……虽然还没找到工作,但是自己好歹是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好不啦……嫌弃她是吧?瞧不上她是吧?好,你们别后悔……某王爷:“离本王远一点,不知
墨中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