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太医也说了,康熙现在的身子不能劳累,也不能有什么剧烈的情绪波动,要想活的长久,最应该做的就是静养。
可他却实在放不下这个位置,明明太子已经非常优秀,又能担得起这个责任,他却还是迟迟不肯放权。
甚至因为太子的优秀,而隐隐有些忌惮之心。
现在每夜都能梦见这些奇怪的事,让康熙的心里有些动摇。
或许,自己不应该再霸占着这个位置了,太子是个合适的继承人,自己应该学会放手了!
康熙三十四年的选秀结束之后,康熙给七阿哥胤祉,八阿哥胤祄都指了嫡福晋。
随后,康熙又连发好几道旨意,打破了宫内外的平静。
钟粹宫皇贵妃马佳氏全族由满军镶黄旗包衣抬入满军镶黄旗,立皇贵妃马佳氏为皇后。
早在当年仁孝皇后跟孝昭皇后离世之后,康熙就打定主意不再立后。
后面立孝懿皇后佟佳氏,则是因为她已经处于弥留之际,为了成全她,也是为了冲喜才立的。
佟佳氏只当了一天的皇后,也没有举办封后大典,其实严格算起来并不是正式的皇后。
而现在云意被封了皇后之位,是康熙深思熟虑之后才决定的。
他问过檀阳子道长,马佳氏的命格非常富贵,承受的住这个凤命,不会被自己克妻的命格所影响,他才下了封后圣旨。
谨桢是不相信这些的,檀阳子这个人也是他特意培养出来,为的就是迷惑康熙,完成自己的计划。
现在康熙有心要里马佳氏为皇后,他自然不会反对,马佳氏是自己的嫡亲姑母,她成了皇后,表哥就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了。
旨意发出的一个月后,云意顺利完成了封后大典,成为康熙的第四任皇后。
而就在她成为皇后没几日,康熙退位,让太子胤礿继承了皇帝位,自己去了宫外的园子里沉迷大道。
太子再三推辞,但无奈康熙去意已决,最后还是登基了,此时的他,才刚二十八岁,还很年轻。
看着表哥登基,谨桢深藏功与名,心里全是释然的笑意,这一日,终究还是来了。
当年他历尽千辛万苦才打败了那么多个兄弟成功上位,但时年已四十有五,不复壮年时。
他深知自己没有多少时间,自即位以来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才坐了这个位置十三年,最后万般不放心的把这个重担交给了老四。
老四好大喜功,虽有些聪慧,但其实并不是最合适的人选,可无奈自己子息不丰,才选了他。
但现在,有大哥在,弘昐眼看着也是个有能力的,他们这一脉登顶大位,才是最合适的。
而且将来有他在,至少能辅佐大清几代帝王,他才能放心啊!
新帝登基,恩封了生母的父亲,也就是马佳老太爷为一等承恩公,又升了自己的小舅舅为吏部侍郎,为正三品官职。
按例,皇后之父兄都可得封承恩公之爵位,但康熙当时并没有封马佳氏的父亲,而是特意留给了儿子,让他来施恩外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