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

第260章 荡寇

在东洋瀛洲本岛的,进攻作战当中。

云州军,以南北两路的进军方式,一起向着东洋瀛洲的中心处进发着。

这其中,北路军,由云州集团,镇北侯许少杰心腹中的心腹,绝对的亲信,云州军中,有着极高威望的大将,叶云城作为主帅,率领麾下嫡系玄甲军,还有云州北部的军队。

以云州集团军中,最有能力的两位少年将领,年少有为的张清,还有戴罪立功的杨再兴为先锋大将。

玄甲军副将隋壁,作为后勤保障部队的统领,分为前中后三批梯队进军。

一路之上所向披靡,一路攻城拔寨,势不可挡。

几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打下了,那原本就不大的,东洋瀛洲北部,三分之一的疆土。

而另外一支,从东洋瀛洲本岛南部,海上登陆的大军,则是以云州水师和北海军组成的登陆部队。

这支队伍,由云州三大元帅之一,云州水师的统帅,称号为混江龙的李俊担任主帅,司马错担任随军军师,云州水师的副将裴俊薛凯二将,作为随军副将听命帐下,随侍左右。

而北海的副将吕方和杨雄,则率领自己麾下的北海军,作为先锋军。

云州水师的副帅沈庆之,则率领一部分不善陆战的云州水师部队,负责镇守云州水师的战船,以及为路上的军队运送给养。

这样,南路军也一直保持着稳定的进军势头,在云州水师强有力的装备和先进的攻城器械的辅助下,东洋瀛洲那些矮小的城墙,几乎构成不了什么有效的防御和阻碍。

可以说,云州军这次在东洋瀛洲本岛的作战,几乎是降维级别的打击。

不仅仅在武器装备上,在云州工部铁城,融合了包括东洋瀛洲倭刀打造技术的,各种百家之所长之后。

云州的武器装备,几乎是当前世界,最最先进的存在。

云州将士们手中所持的武器,身上所穿的盔甲护具,几乎都不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弹丸岛国所能相比的。

还有,就是,在公孙妙的努力之下,云州的攻城器械,也是东洋瀛洲这种弹丸岛国所不能比拟的。

最直接的差距便是,将士们的战斗力的差距。

首先,就不说杨再兴,叶云城,李俊这种哪怕放在皇朝内部,乃至全天下,都是顶级武将的战力了,就算是稍微差一些的张清,吕方,杨雄,在东洋瀛洲那些,身材矮小的人种面前,那也是犹如神兵天降,罕逢敌手。

甚至是裴俊,薛凯,隋壁,这种在云州军中,只能排得上三流的战将,也能在战场上,连续斩杀东洋瀛洲的几员,所谓的大将。

还有就是普通的士卒。

近些年来,云州物产丰饶,云州军民的身体素质和块头,都有明显的增长,甚至在云州军招募新兵的时候,都开始有了身高和体重的要求。

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不允许参军入伍。

但是,反观东洋瀛洲的部队。

原本就物资匮乏的小小岛国,不仅士卒身材矮小,面黄肌瘦,就连他们为数不多的那些可怜的战马,也比云州军所骑乘的战马,要矮上一个马头还多。

所以,几乎可以说。

云州军此次登陆东洋瀛洲本岛的作战,几乎毫无悬念可言。

这相差悬殊的战斗力,几乎从战斗决定打响的一开始,便已经注定的结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洪武元年,穿越而来的张异随自己的父亲,龙虎山天师张正常进京面圣,皇帝夺了龙虎山天师位,却以另外一个身份将预言过未来的张异留在京城。父亲抑郁而归,临走前求张异拿回龙虎山的天师位,却不曾想这个孩子未来,会彻底改变这个数百年的王朝。他当着皇帝面说朱家的官狗都不当,也用一张世界地图点燃过皇帝的野心,忽悠他将朱家的子孙送往全世界。他和太子交过心,也教过太子妃怎么生孩子。与刘伯温论过道,教衍圣公屠龙术,怎么屠
东鸭西楼
带着基地回大唐
带着基地回大唐
曾经的特战队长陆辰穿越了,带着一个战略物资仓库基地穿越的,穿越的还是唐朝,这不得大展拳脚一番,为后世打下偌大的基业?最主要的目的是给自己留下一个印记,最起码一千年后的队员能看见自己的坟!陆辰:“老程,这事能行!你信我的!”程咬金:“我信你个鬼,上次信你的,老子差点在黄金洲没回来!”陆辰:“我怎么听说你在黄金洲定居了?”程咬金:“我没有!别瞎说!不可能!俺老程不是那样的人!陛下,你要信我!”
阴影里的沉默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武德八年,玄武门之变还未发生。苏彦穿越成一介书生。本想以文安天下,何奈突厥来犯,手持利刃,纵马沙场。至此提笔乱文坛,挥剑斩乾坤。“系统,商量个事,能不能再给点东西?”“你也太不要脸了,都快满配了!”“额,咱们商量下。再强一丢丢行不行”
染不尽余温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徐子麟穿越大明,却成了山沟里的一个穷酸小县令,他不甘现状,利用十年时间把蓬莱县打造成了人间仙境。却不料在十周年县庆之际,朱棣突然到访.....“陛下你听我狡辩,我真的没想造反啊!”
零号硬币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苏辰穿越到大明洪武,开局就遇到了一个老愤青。老愤青刚开始,看不惯苏辰的一系列行为,哪怕吃个饭,也要逮着骂一顿。可骂着骂着,就感觉这老头子颇有军事头脑,一言一行是个领袖风范。而他的儿子,具备政治头脑,朝廷利弊他一眼洞穿。苏辰动心了,不计前嫌道:“老头子,你父子二人跟我混吧!我们一起造反,推翻老朱!”老愤青父子二人面面相觑。半年后,苏辰还未起兵,十万大军疾驰而来,将军看着老愤青,高呼道:“陛下,何故造
剑起六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