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

第253章 建功立业

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李俊与军师司马错一起,身披厚实的披风,站在云州水师,最大的龙头旗舰的甲板上,看着远处渐渐浮现出来的,陆地。

又或者说,相较于皇朝大陆的版图,这片陆地,也只能算是大一些的岛屿罢了。

是的。

经历过海上大大小小的十几场海战,李俊终于率领着云州水师,来到了东洋瀛洲的本岛之上。

在这期间,李俊与沈庆之,率领云州水师,兵分两路,在军师司马错的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下,顺利的将东洋瀛洲的全部水军,打回到了他们的老家。

正在云州水师,士气正盛的时候,李俊也召集过全部的部下,开过一次军议。

其中就包括,云州水师统帅,李俊,云州水师副帅,沈庆之,云州水师军师,司马错,还有云州水师的副将,裴俊和薛凯,还有东瀛浪人,岛津丰久等等,云州水师的谋士和武将,还有北海支援来,的北海军副将吕方和杨雄。

其实,李俊当时接到的命令,仅仅是击退东洋瀛洲,进犯云州的水军,仅此而已。

然而,李俊现如今,在连战连捷的刺激下,早已经头脑发热,现在李俊已经带领着麾下的云州水师,还有北海支援来的援军,从单纯的抵御外寇,变成了追击。

李俊在不知不知觉之间,已经带着自己麾下的精锐云州水师,反守为攻,把原本有着绝对人数优势的东洋瀛洲水军,打的七零八落,落花流水。

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这东阳瀛洲的水军,在根本打不赢的情况下,几乎是头也不回就跑回了自己的老家。

要说这小鬼子的战斗能力不行,逃跑的速度可真是一流。

但是,这个问题就出现了。

那就是,到底李俊是追,还是不追。

如果不追,那么李俊,沈庆之等人,好不容易扭转的战局,从劣势转为优势,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优势,那便再也没有任何意义。

作为武将,尤其是李俊这个,深知自己能力不及云州其他两位统帅的人,是迫切的需要战功的。

若是就这么放弃追击,别说是李俊,这云州水师上下,上到统帅军师,下到步卒伙夫,全都不会甘心的。

但是,如若李俊为了战功,下令云州水师追击。

那么,战火势必便会烧到东洋瀛洲的本土。

到时候,自己便会从一个防御自己国土不被侵犯的防守军队,变成侵略他国的军队。

这属于两国之间的问题,绝对不是李俊这个,小小云州水师统帅,能够私自决定的。

还有,若是李俊继续乘胜追击,那就不知道是不是会触发兵家大忌,穷寇莫追。

在情报不是很充足的时候,贸然率领自己麾下的部队,攻击敌国本土。

先不说这海路之上的后期补给,是不是能够跟的上消耗。

就说在不知道东洋瀛洲本土,有多少兵力的情况下,带着自己麾下这些,水军的兵马,离开擅长的水战,转为步战。

要知道,作为水师,云州水师的战斗力,有一半都在公孙妙造出来的海船战舰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洪武元年,穿越而来的张异随自己的父亲,龙虎山天师张正常进京面圣,皇帝夺了龙虎山天师位,却以另外一个身份将预言过未来的张异留在京城。父亲抑郁而归,临走前求张异拿回龙虎山的天师位,却不曾想这个孩子未来,会彻底改变这个数百年的王朝。他当着皇帝面说朱家的官狗都不当,也用一张世界地图点燃过皇帝的野心,忽悠他将朱家的子孙送往全世界。他和太子交过心,也教过太子妃怎么生孩子。与刘伯温论过道,教衍圣公屠龙术,怎么屠
东鸭西楼
带着基地回大唐
带着基地回大唐
曾经的特战队长陆辰穿越了,带着一个战略物资仓库基地穿越的,穿越的还是唐朝,这不得大展拳脚一番,为后世打下偌大的基业?最主要的目的是给自己留下一个印记,最起码一千年后的队员能看见自己的坟!陆辰:“老程,这事能行!你信我的!”程咬金:“我信你个鬼,上次信你的,老子差点在黄金洲没回来!”陆辰:“我怎么听说你在黄金洲定居了?”程咬金:“我没有!别瞎说!不可能!俺老程不是那样的人!陛下,你要信我!”
阴影里的沉默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武德八年,玄武门之变还未发生。苏彦穿越成一介书生。本想以文安天下,何奈突厥来犯,手持利刃,纵马沙场。至此提笔乱文坛,挥剑斩乾坤。“系统,商量个事,能不能再给点东西?”“你也太不要脸了,都快满配了!”“额,咱们商量下。再强一丢丢行不行”
染不尽余温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徐子麟穿越大明,却成了山沟里的一个穷酸小县令,他不甘现状,利用十年时间把蓬莱县打造成了人间仙境。却不料在十周年县庆之际,朱棣突然到访.....“陛下你听我狡辩,我真的没想造反啊!”
零号硬币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苏辰穿越到大明洪武,开局就遇到了一个老愤青。老愤青刚开始,看不惯苏辰的一系列行为,哪怕吃个饭,也要逮着骂一顿。可骂着骂着,就感觉这老头子颇有军事头脑,一言一行是个领袖风范。而他的儿子,具备政治头脑,朝廷利弊他一眼洞穿。苏辰动心了,不计前嫌道:“老头子,你父子二人跟我混吧!我们一起造反,推翻老朱!”老愤青父子二人面面相觑。半年后,苏辰还未起兵,十万大军疾驰而来,将军看着老愤青,高呼道:“陛下,何故造
剑起六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