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状元的科举之路

第435章 元武帝

东方泛起了鱼肚白,京城全部戒严,齐温玉得到消息已经第二日的上午。

庄子里,人心惶惶的,几个主事的皆是等着齐温玉命令。

“齐大人,京城戒严,如今一只蚊子都飞不出来,咱们也进不去,您说,这怎么办啊?”

按照规矩,他们都得去守着,可是京城戒严,只怕城中有乱。

而且他们的家人也都在。

齐温玉冷静道:“太子殿下一定会稳好局势的,我们不能乱。”

吴岐山拱手附和道:“大人说的是,太子殿下一定会稳好局势,我等只要等着进宫便好了。”

众人互相看了看,纷纷点头。

齐温玉见吴岐山如此稳重,随即下令让他协助一同看守庄子。

京城。

虽是白日,神武大街上,却是没有一个百姓,唯有穿着甲胄的士兵来回走着。

靠近皇城处的季王府,已经空无一人,青石板上,乱物陈横。

已经被册封齐王的二皇子眸色悲凉的看着王府里,他真是没想到啊,还真有人这时候作乱。

不过他的守备营却是没有任何用处,只是巡夜,戒严以及收拾烂摊子。

“启禀殿下,季王府二百二十六口人已全部被锦衣卫捉拿,没有遗漏。”里面检查完全部的守备营统领禀报。

齐王点头,“好,你带人清扫,继续在城中戒严。”

事已经办完了,他也该进宫参见这位新皇了。

想着锦衣卫已经全权被太子掌管的齐王,不禁后背一寒,这整个京城,其实早就被太子掌握了。

这时候,让他管理守备营,到底是器重,还是引诱,谁知道呢,不过好在,他躲过这一劫了。

幸亏,他没有非分之想啊!

正午时分,紧闭的京城大门缓缓打开。

城中各大庙宇,宫观钟声不停。

躲在家里的百姓们,也纷纷出来挂起了白幡。

而远在庄子里,躲过一劫的齐温玉等人也纷纷策马归城。

皇帝驾崩,城中哭声连连。

齐温玉回府见到家里人一切妥当,随即就换上了秦宜宁准备好的素服,乌纱帽等赶往宫里。

太极殿中,皇后即是新任太后在文武百官的见证下,宣读了皇帝的圣旨,册封太子为下一任皇帝。

文武百官没有一丝不从。

因为他们肉眼可见的,自己平日的同僚少了几人。

六部尚书对昨夜之事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这朝中官员私底下做了什么事他们也是知晓几分,可是万万没想到能跟季王府谋反扯上。

好吧,至少名义上是这样。

新帝登基,那些顽固无法清理之人,昨儿个晚上,一次性的被锦衣卫给清扫完了。

是以,谁也不敢轻视这位即将登基的皇帝。

而重头戏在后头,太子一番悲痛后,下令给六部尚书纷纷派了任务,随后带领着众人开始为皇帝举办丧事。

与此同时,各地官员纷纷回京。

................

丧事终于结束,太子在文武百官的见证下,正式登基,定年号元武。

随下旨,为先帝守孝三年,定先帝谥号为崇安,大乾境内,不得嫁娶,封先皇后为圣母皇太后,居寿安殿......

出了承天门,齐温玉上了马车。

多日未曾休息,齐温玉亦是累的不轻,胡须更是长了出来。

齐温玉摸着胡茬,轻轻一叹,他可以蓄须了。

只是让他忧思的是,这位新帝定下的国号。

元武。

寓意匪浅啊!

元武帝一登基,随即开始了工作模式。

之前的未批复的奏折全部拿了出来。

后又下令,齐王入兵部,楚王入礼部,燕王入市舶司开始办事。

又下令由下面的五皇子守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飘飞的残叶
飘飞的残叶
明末,川西战乱,幸存百姓集体迁徙。他们几经波折,流落深山,像残叶一样,有的落地生根,有的枯萎凋零,有的朽烂成渣……《飘飞的残叶》主要是收录川西方言,并以川西方言形式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进行具体描写,传播正能量: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
右岸禾风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为大汉朝廷,请义父赴死!”刀光起,人头落。吕布重生,却再一次斩杀丁原,做出与重生前相同的选择。但他绝不重蹈覆辙。这一世,他要五湖四海遍插“吕”字大旗!
羊高马大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民国十七年,随着一代宗师燃灯的去世,继承他毕生所学的三个徒弟下山了。天才的张青曌、天赋异禀的郭奉孝以及血脉觉醒的张北风将会在天津城内掀起多大的浪花?随着两个俄国人的出现,似乎20年前的海河之王诸葛留香要复活了。三大家族?!牡丹会?!等待的他们是噩梦还是突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神仙谷的一战让他们威名四海,同时郭奉孝也失去了双眼…
淡了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穿越到贞观年间,成为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他发了狠誓:头可断,血可流,绝不娶高阳公主!房遗爱:“李二,退婚!”李世民:“取朕的刀来!”房遗爱:“要不,换一个?”晋阳公主嫣然一笑:“换我呀!”李世民:……最宠爱的小棉袄竟然漏风了。
七月余火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罢了。”永承天深叹一口气,“臣先走一步。”永承天,炎汉国师,乃炎汉帝国少有的几位谪仙人之一。一手炼运化人之术,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将缥缈的气运转化为活生生的真人,神鬼莫测,妙不可言。可即便如此,也架不住炎汉国运日渐衰落,又恰逢先帝驾崩,小皇帝上位,毫无根基。为稳国运,永承天只能以自身为代价,与小皇帝的龙运绑定,创造出半朝文臣,才成功将国运稳固。待蓦然回首,小皇帝已然龙运尽丧,天下各地皆是潜龙之
灭世大帝